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

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次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按喷施型复合菌剂用量为15克/亩,并按喷施型复合菌剂:水=15克:15升,配成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在收获油菜的同时,对还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后放置3-5天;2)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播种油菜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用量每亩10公斤。秸秆和菌核能有效快速腐解,省时、省力、成本低,防治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等土传病害,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31

    授权

    授权

  • 2015-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F11/08 申请日:2014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秸秆还田率低,菌核病严重;传统生物菌肥(剂)产品的施用 均为一季一次施用,由于受施用环境条件的影响,施用效果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油菜全程 机械化进程加快,随着油菜机械收获面积的增加,伴随的现象是大量的油菜秸杆直接还田, 但给大田后茬作物生产带来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油菜秸杆如何快速腐熟,既不影响后茬水 稻幼苗生长、又能快速提供后茬水稻幼苗的养分需求,二是如何降解寄生油菜秸秆中菌核, 降低土传病害-油菜菌核病对下季油菜的危害。所以,田间原位生物转化、简便高效秸杆还田 的生物菌肥(剂)施用技术是支撑机械化油菜生产改建展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该方法可加速 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 腐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

按喷施型复合菌剂用量为15克/亩,并按喷施型复合菌剂:水=15克:15升,配成喷施 型复合菌剂水溶液,该喷施型复合菌剂含菌量>1011真菌孢子/克;在收获油菜的同时,对还 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在联合收割机或在捡拾脱粒机上安装小型喷雾施 药装置,边脱粒边对还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或者用机动或手动喷 雾器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后放置3-5天,真菌 孢子将快速萌发,并能有效地在油菜秸秆和油菜菌核上定殖,从而达到分解油菜秸秆和油菜 菌核的目的;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未喷施复合腐解菌剂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解率可提高23.9%; 菌核腐解率可提高38.1%;

2)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国专利ZL201010130961.6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播种油菜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复合微生物肥料 (ZL201010130961.6)可以单独施用或同其它化肥混合后(与化肥即混即施)一起施用【播 种油菜时,可采用联合播种机撒施或播种前人工均匀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料用量每亩10公 斤;该复合微生物肥料含菌量>109个/克,含硼量50克/公斤;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基质对照比较,轮作的作物秸秆【播种油菜之前的作物秸秆, 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腐解率提高了14.1%;应用180天调查, 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2.3%,速效硼含量提高6.7%,好气性细菌总数增加15.6%,酸性磷酸 酶、蔗糖酶活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8.7%、12.4%和21.6%,油菜收获期菌核病病情指数下降 16.8%,根肿病发病率下降14.3%,增产5.4%。

所述喷施型复合菌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哈茨木霉菌剂的制备:

①接种真菌:将哈茨木霉菌体接种在含有V8+S培养基的搪瓷盘中,盖上干净双层沙布, 28℃培养5天,然后35℃风干2天;

先将哈茨木霉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每公斤V8+S培养基加10毫升孢子悬浮液, 每毫升孢子量为≥5×104个;

②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可溶性淀粉85.0%,葡萄糖13.5%,荧光增白剂0.3%, 真菌孢子1.2%,选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荧光增白剂和步骤①接种后的哈茨木霉真菌孢子; 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荧光增白剂与干燥的真菌孢子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网,35℃再 风干1天,得到哈茨木霉菌剂;

(2)棘孢曲霉菌剂的制备:

①接种真菌:将棘孢曲霉菌体接种在含有V8+S培养基的搪瓷盘中,盖上干净双层沙布, 28℃培养5天,然后35℃风干2天;

先将棘孢曲霉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每公斤V8+S培养基加10毫升孢子悬浮液, 每毫升孢子量为≥5×104个;

②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可溶性淀粉85.0%,葡萄糖13.5%,荧光增白剂0.3%, 真菌孢子1.2%,选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荧光增白剂和步骤①接种后的棘孢曲霉真菌孢子; 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荧光增白剂与干燥的真菌孢子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网,35℃再 风干1天,得到棘孢曲霉菌剂;

(3)按哈茨木霉菌剂:棘孢曲霉菌剂的质量比为1~2:1,将哈茨木霉菌剂和棘孢曲霉 菌剂混合装袋,得到喷施型复合菌剂。

步骤(3)中按每袋15克分装(每袋15克中有10克为哈茨木霉菌剂,另5克为棘孢曲 霉菌剂),施用量为每亩15克;最终每克含真菌孢子量为1011个/克以上。

所述的V8+S培养基为:马铃薯30wt%、番茄20wt%、胡萝卜10wt%、洋葱10wt%、 青椒10wt%、芹菜5wt%、菠菜5wt%、大蒜5wt%、蔗糖5wt%。

上述V8+S培养基的制备:

1)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马铃薯30%、番茄20%、胡萝卜10%、洋葱10%、青椒 10%、芹菜5%、菠菜5%、大蒜5%、蔗糖5%,选取马铃薯、番茄、胡萝卜、洋葱、青 椒、芹菜、菠菜、大蒜和蔗糖;

2)将马铃薯、番茄、胡萝卜、洋葱、青椒、芹菜、菠菜、大蒜分别切成小块,并混合 均匀,粉碎,加入蔗糖并混合均匀,得到V8+S培养基。

V8代表8种蔬菜,S代表蔗糖。

本发明以V8+S培养基培养和产生大量真菌孢子,可溶性淀粉为载体,吸附孢子;该喷施 型复合菌剂喷施后,葡萄糖可缩短芽孢萌发的时间并加快菌丝的生长,腐解油菜秸秆和菌核; 荧光增白剂可有效地防御太阳中紫外线对真菌孢子和菌丝的伤害,保证持续的高菌数和延长 微生物存活时间,在秸秆和菌核上持续发展并形成局部优势类群。它具有耐环境条件、有效 活菌数高、可在室温长期保存,施用(喷施)后受环境影响小并对紫外线带来的伤害有一定 的防护,能有效地在田间原位快速腐解油菜秸秆和菌核。

本发明在油菜收获(含一次性收获和分段收获,大量粉碎的作物秸秆以及油菜菌核散落 到整个田间地表面)的同时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为第一次施用;可加速作物秸杆和油 菜菌核田间原位腐解,降低油菜菌核病对下季油菜的危害,提高作物产量。油菜播种时前施 用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为第二次施用;具有满足作物硼营养,活化土壤 磷,加速作物秸杆和油菜菌核腐解,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防治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等 土传病害,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总目的是加速作物秸杆和油菜菌核田间原位腐解,防治油 菜菌核病、根肿病等土传病害,且有满足作物硼营养,活化土壤磷,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 状,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秸秆还田难以大面积推广存在的3大难题:(1)加速秸秆腐解,解决 了秸秆腐解慢、影响耕作和播种的问题;(2)腐解油菜菌核,防治油菜菌核病等土传病害,解 决了秸秆寄病害危害下季油菜的问题;(3)在收获机上加装喷雾装置和使用联合播种机,实 现农农机融合,田间原位施用,解决了收获与播种双忙季节,劳力不足和堆腐还田费时费力 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次施用复合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实现作物秸秆田间原 位生物转化还田。第一次施用的腐解菌剂为喷施型复合菌剂,在联合收割机或在捡拾脱粒机 上安装小型喷雾施药装置,边脱粒(秸秆被粉碎)边对还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 剂”,实现农艺农机的融合,秸秆和菌核能有效快速腐解,省时、省力、成本低,综合效益明 显。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播种油菜前可采用联合播种机撒施或播种前采用人工均匀 撒施;该复合微生物肥料能继续田间原位腐解残余的油菜菌核,水稻秸秆或其它作物秸秆, 同时满足作物硼营养,活化土壤磷,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防治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等 土传病害,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喷施型复合菌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哈茨木霉菌剂的制备:

①接种真菌:将哈茨木霉菌体接种在含有V8+S培养基的搪瓷盘中,盖上干净双层沙布, 28℃培养5天,然后35℃风干2天;

先将哈茨木霉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每公斤V8+S培养基加10毫升孢子悬浮液, 每毫升孢子量为≥5×104个;

②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可溶性淀粉85.0%,葡萄糖13.5%,荧光增白剂0.3%, 真菌孢子1.2%,选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荧光增白剂和步骤①接种后的哈茨木霉真菌孢子; 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荧光增白剂与干燥的真菌孢子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网,35℃再 风干1天,得到哈茨木霉菌剂;

(2)棘孢曲霉菌剂的制备:

①接种真菌:将棘孢曲霉菌体接种在含有V8+S培养基的搪瓷盘中,盖上干净双层沙布, 28℃培养5天,然后35℃风干2天;

先将棘孢曲霉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每公斤V8+S培养基加10毫升孢子悬浮液, 每毫升孢子量为≥5×104个;

②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可溶性淀粉85.0%,葡萄糖13.5%,荧光增白剂0.3%, 真菌孢子1.2%,选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荧光增白剂和步骤①接种后的棘孢曲霉真菌孢子; 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荧光增白剂与干燥的真菌孢子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网,35℃再 风干1天,得到棘孢曲霉菌剂;

(3)按哈茨木霉菌剂:棘孢曲霉菌剂的质量比为1~2:1,将哈茨木霉菌剂和棘孢曲霉 菌剂混合装袋,得到喷施型复合菌剂。

步骤(3)中按每袋15克分装(每袋15克中有10克为哈茨木霉菌剂,另5克为棘孢曲 霉菌剂),施用量为每亩15克;最终每克含真菌孢子量为1011个/克以上。

所述的V8+S培养基为:马铃薯30wt%、番茄20wt%、胡萝卜10wt%、洋葱10wt%、 青椒10wt%、芹菜5wt%、菠菜5wt%、大蒜5wt%、蔗糖5wt%。

上述V8+S培养基的制备:

1)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马铃薯30%、番茄20%、胡萝卜10%、洋葱10%、青椒 10%、芹菜5%、菠菜5%、大蒜5%、蔗糖5%,选取马铃薯、番茄、胡萝卜、洋葱、青 椒、芹菜、菠菜、大蒜和蔗糖;

2)将马铃薯、番茄、胡萝卜、洋葱、青椒、芹菜、菠菜、大蒜分别切成小块,并混合 均匀,粉碎,加入蔗糖并混合均匀,得到V8+S培养基。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 骤:

1)按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数为:油菜菜籽饼40.0~50.0%,作物桔杆10.0~20.0%,真 菌菌体1.5~3.0%,细菌菌体0.5~1.0%,水35.0~40.0,选取油菜菜籽饼、作物桔杆、真 菌菌体、细菌菌体和水,备用;

将油菜菜籽饼、作物桔杆、水与真菌菌体充分混合均匀,堆放并盖上塑料薄膜,在20~ 25℃条件下进行固体发酵,发酵8天,并翻堆2次;

2)发酵8天后,加入细菌菌体并再次充分混合均匀,堆放并盖上塑料薄膜,在25~28℃ 条件下继续进行固体发酵,发酵2天,并翻堆1次;

3)常温风干,得到复合微生物肥料。

实施例1【油菜-水稻轮作(水-旱轮作)】:

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

按喷施型复合菌剂用量为15克/亩,并按喷施型复合菌剂:水=15克:15升,配成喷施 型复合菌剂水溶液,该喷施型复合菌剂含菌量>1011真菌孢子/克;在收获油菜的同时,对还 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在收割机安装喷雾施药装置,边脱粒边对还田的 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后放置3-5天, 真菌孢子将快速萌发,并能有效地在油菜秸秆和油菜菌核上定殖,从而达到分解油菜秸秆和 油菜菌核的目的;再进行水稻耕种操作;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未喷施复合腐解菌剂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解率提高23.9%; 菌核腐解率提高38.1%;

2)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国专利ZL201010130961.6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播种油菜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复合微生物肥料 (ZL201010130961.6)可以单独施用或同其它化肥混合后(与化肥即混即施)一起施用【播 种油菜时,可采用联合播种机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料用量每亩10公斤;该复合微生物肥料 含菌量>109个/克,含硼量50克/公斤;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基质对照比较,轮作的水稻秸秆腐解率提高了14.1%;应用180 天调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2.3%,速效硼含量提高6.7%,好气性细菌总数增加15.6%, 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8.7%、12.4%和21.6%,油菜收获期菌核病病情 指数下降16.8%,根肿病发病率下降14.3%,增产5.4%。

实施例2【油菜-花生轮作(旱-旱轮作)】:

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

按喷施型复合菌剂用量为15克/亩,并按喷施型复合菌剂:水=15克:15升,配成喷施 型复合菌剂水溶液,该喷施型复合菌剂含菌量>1011真菌孢子/克;在收获油菜的同时,对还 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在联合收割机或在捡拾脱粒机上安装小型喷雾施 药装置,边脱粒边对还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或者用机动或手动喷 雾器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后放置3-5天,真菌 孢子将快速萌发,并能有效地在油菜秸秆和油菜菌核上定殖,从而达到分解油菜秸秆和油菜 菌核的目的;再进行花生耕种操作;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未喷施复合腐解菌剂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解率提高23.9%; 菌核腐解率提高38.1%;

2)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国专利ZL201010130961.6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播种油菜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复合微生物肥料 (ZL201010130961.6)可以单独施用或同其它化肥混合后(与化肥即混即施)一起施用【播 种油菜时,可采用联合播种机撒施或播种前人工均匀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料用量每亩10公 斤;该复合微生物肥料含菌量>109个/克,含硼量50克/公斤;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基质对照比较,轮作的花生秸秆腐解率提高了17.2%;应用180 天调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1.5%,速效硼含量提高6.6%,好气性细菌总数增加14.3%, 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7.4%、13.1%和20.7%,油菜收获期菌核病病情 指数下降13.7%,根肿病发病率下降12.3%,增产4.9%。

实施例3【油菜-玉米轮作(旱-旱轮作)】:

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

按喷施型复合菌剂用量为15克/亩,并按喷施型复合菌剂:水=15克:15升,配成喷施 型复合菌剂水溶液,该喷施型复合菌剂含菌量>1011真菌孢子/克;在收获油菜的同时,对还 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在联合收割机或在捡拾脱粒机上安装小型喷雾施 药装置,边脱粒边对还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或者用机动或手动喷 雾器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后放置3-5天,真菌 孢子将快速萌发,并能有效地在油菜秸秆和油菜菌核上定殖,从而达到分解油菜秸秆和油菜 菌核的目的;再进行玉米耕种操作;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未喷施复合腐解菌剂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解率提高23.9%; 菌核腐解率提高38.1%;

2)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国专利ZL201010130961.6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播种油菜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复合微生物肥料 (ZL201010130961.6)可以单独施用或同其它化肥混合后(与化肥即混即施)一起施用【播 种油菜时,可采用联合播种机撒施或播种前人工均匀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料用量每亩10公 斤;该复合微生物肥料含菌量>109个/克,含硼量50克/公斤;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基质对照比较,轮作的玉米秸秆腐解率提高了15.3%;应用180 天调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2.7%,速效硼含量提高6.1%,好气性细菌总数增加16.7%, 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7.8%、11.5%和22.3%,油菜收获期菌核病病情 指数下降10.5%,根肿病发病率下降12.7%,增产3.7%。

实施例4【油菜-芝麻轮作(旱-旱轮作)】:

一种可同时加速油菜菌核和作物秸秆腐解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次施用喷施型复合菌剂:

按喷施型复合菌剂用量为15克/亩,并按喷施型复合菌剂:水=15克:15升,配成喷施 型复合菌剂水溶液,该喷施型复合菌剂含菌量>1011真菌孢子/克;在收获油菜的同时,对还 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在联合收割机或在捡拾脱粒机上安装小型喷雾施 药装置,边脱粒边对还田的油菜秸杆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或者用机动或手动喷 雾器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喷施“喷施型复合菌剂水溶液”后放置3-5天,真菌 孢子将快速萌发,并能有效地在油菜秸秆和油菜菌核上定殖,从而达到分解油菜秸秆和油菜 菌核的目的;再进行芝麻耕种操作;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未喷施复合腐解菌剂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解率提高23.9%; 菌核腐解率提高38.1%;

2)第二次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国专利ZL201010130961.6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播种油菜前,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ZL201010130961.6),复合微生物肥料 (ZL201010130961.6)可以单独施用或同其它化肥混合后(与化肥即混即施)一起施用【播 种油菜时,可采用联合播种机撒施或播种前人工均匀撒施】,复合微生物肥料用量每亩10公 斤;该复合微生物肥料含菌量>109个/克,含硼量50克/公斤;

施用效果:30天调查,同基质对照比较,轮作的芝麻秸秆腐解率提高了10.5%;应用180 天调查,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1.6%,速效硼含量提高5.3%,好气性细菌总数增加14.8%, 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和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5.7%、11.9%和19.5%,油菜收获期菌核病病情 指数下降11.4%,根肿病发病率下降9.2%,增产3.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