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旋转标签的创建方法和旋转标签的创建系统

旋转标签的创建方法和旋转标签的创建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标签的创建方法和一种旋转标签的创建系统,其中,旋转标签的创建方法,包括: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置,以完成所述旋转标签的创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量,并且本发明提出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进行便捷地设置和修改,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改,提升了用户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814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78686.5

  • 发明设计人 张智广;金子涵;

    申请日2014-09-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尚志峰

  •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院2号楼2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8

    授权

    授权

  • 2015-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9/44 申请日:2014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创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标签的创建 方法和一种旋转标签的创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应用系统中,标签作为一种简便识别的标识得到广泛应用,上述标 签包括文本、图片、条形码等形式,而在标签的设计过程中,常常涉及到 创建旋转标签的场景。而传统的创建旋转标签的方式是先把标签存成图 片,再根据图片旋转的方式来对标签进行旋转。而如果想要打印出上述的 标签,只能对标签进行重新排版,将标签转换成图片的格式,来实现一张 标签的创建,或者分别在两个绘图文件中进行设计。这两种方式有着明显 的缺点:

(1)将标签存成图片会增加代码量,对创建效率有极大的影响;

(2)将标签存成图片后,上述标签无法动态加载系统中资源;

(3)标签的属性如字体只能是存成图像前的格式,不能随时更改,操作 不便;

(4)若分别在两个绘图文件中进行设计,一次打印多组标签很容易拿 错、贴错等问题。

可以看出,目前现在的标签旋转技术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上述用 户场景。用户的创建旋转标签的需求是多变的,所以我们现在迫切的需要 一种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因此,如何便捷、动态地创建旋转标签,并对标签的属性进行灵活的 设置和修改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标签的 创建方案,通过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 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所述待创 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置,实现了 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量,并且本发 明提出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进行便捷地设置和修改, 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改,提升了 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标签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 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 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置,以完成所述旋转标签 的创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 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 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 置,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 量,提升了传进旋转标签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按照 存储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 转的具体步骤,包括:存储所述区域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判断所述旋 转中心是否与所述区域的中心重合;在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 中心重合时,根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进行旋转,且控 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旋转;以及在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 中心不重合时,以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半径,根 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 旋转标签不旋转。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中心是否重合,并 对判断结果做出相应地旋转控制处理,实现了创建旋转标签的多样化需 求,降低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量,提高了创建旋转标签的效率,提升了 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 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 性进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 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进行设置,使 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改,提升了用 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属性包括数据源内容、数据源内容 颜色、数据源内容字体、数据源内容的编辑区域、数据源内容对齐方式、 数据源内容格式以及数据源编辑区域的位置中的任一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区域包括图层区域、画布区域、图 形创建区域、文本创建区域中的任一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旋转标签的创建系统,其特征 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 储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所 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 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置,以完成所述旋转标签的创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 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 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 置,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 量,提升了传进旋转标签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存储所述区域的旋 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旋转中心是否与所述区域的中心 重合;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 中心重合时,根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进行旋转,且控 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旋转;以及在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 述区域的中心不重合时,以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半径,根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 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旋转。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中心是否重合,并 对判断结果做出相应地旋转控制处理,实现了创建旋转标签的多样化需 求,降低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量,提高了创建旋转标签的效率,提升了 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 元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 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进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控制单元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 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进行 设置,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改, 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属性包括数据源内容、数据源内容 颜色、数据源内容字体、数据源内容的编辑区域、数据源内容对齐方式、 数据源内容格式以及数据源编辑区域的位置中的任一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区域包括图层区域、画布区域、图 形创建区域、文本创建区域中的任一项。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 转标签的代码处理量,并且本发明提出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标签的数据源 的属性进行便捷地设置和修改,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 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改,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方法的示意流 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系统的示意框 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方法的示意 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过程的界面示 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过程的界面 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效果的示意 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效果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方法的示意流 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方法的示意 流程图,包括:步骤102,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 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步骤 104,以及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 转前的初始位置,以完成所述旋转标签的创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 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 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 置,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 量,提升了传进旋转标签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按照 存储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 转的具体步骤,包括:存储所述区域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判断所述旋 转中心是否与所述区域的中心重合;在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 中心重合时,根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进行旋转,且控 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旋转;以及在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 中心不重合时,以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半径,根 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 旋转标签不旋转。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中心是否重合,并 对判断结果做出相应地旋转控制处理,实现了创建旋转标签的多样化需 求,降低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量,提高了创建旋转标签的效率,提升了 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 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 性进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 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 进行设置,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 改,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属性包括数据源内容、数据源内容 颜色、数据源内容字体、数据源内容的编辑区域、数据源内容对齐方式、 数据源内容格式以及数据源编辑区域的位置中的任一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区域包括图层区域、画布区域、图 形创建区域、文本创建区域中的任一项。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系统的示意框 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图标的创建系统200, 包括:控制单元202,用于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 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所述 控制单元202还用于,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 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置,以完成所述旋转标签的创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 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 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 置,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 量,提升了传进旋转标签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204,存储所述区域 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判断单元206,判断所述旋转中心是否与所述区 域的中心重合;所述控制单元202还用于,在判断单元206判定所述旋转 中心与所述区域的中心重合时,根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 域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旋转;以及在判断单元206 判定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中心不重合时,以所述旋转中心到所述区 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半径,根据旋转中心和所述旋转角度控制所述区域 进行旋转,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旋转。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旋转中心与所述区域的中心是否重合,并 对判断结果做出相应地旋转控制处理,实现了创建旋转标签的多样化需 求,降低了创建旋转标签的代码量,提高了创建旋转标签的效率,提升了 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208,用于在控制单 元202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 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进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控制单元202控制待创建的旋转标签所在的 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时,对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的数据源的属性 进行设置,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 改,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属性包括数据源内容、数据源内容 颜色、数据源内容字体、数据源内容的编辑区域、数据源内容对齐方式、 数据源内容格式以及数据源编辑区域的位置中的任一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区域包括图层区域、画布区域、图 形创建区域、文本创建区域中的任一项。

下面结合图3至图7中的旋转标签的创建过程、创建界面以及创建效 果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区域包括图层区域、画布区域、图形创建区域、 文本创建区域中的任一项,下面以文本创建区域作为标签的旋转过程为例 进行具体说明。

图3所示的300为存储模块,在存储模块300中执行的操作步骤包 括:步骤302,设置文本数据源;步骤304,设置文本基本属性;步骤 306,设置旋转角度;步骤308,保存用户设置。另外,图3所示的324 为设计模块,在设计模块324中执行的操作步骤包括:步骤310,记录文 本输入区域当前位置;步骤312,确定旋转中心坐标;步骤314读取存储 单元中保存的旋转角度;步骤316,旋转文本输入区域为所设角度如图4 所示;步骤318,在旋转后的文本输入区域中画出;步骤320,恢复文本 输入区域原始位置;步骤322,旋转完成。

(1)保存文本输入区域当前位置,本步骤的功能为:记录画布中文本输 入区域的当前位置,后续会根据本步骤记录的文本输入区域位置恢复文本 输入区域,如在C#中设置:Graphics.Save()。

(2)确定旋转中心坐标,本步骤的功能为:确定文本输入区域按照哪个 中心点坐标进行旋转。旋转中心坐标的确定,关系到文本旋转之后的位 置,如在C#中设置:Graphics.TranslateTransform(x,y)。x,y就是旋转中 心的坐标,具体的x,y坐标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例如,以文本输 入区域左上角顶点(如图4和图5中箭头所指位置)为旋转中心坐标。

(3)读取存储单元中保存的旋转角度,旋转文本输入区域为所设角度, 本步骤的功能为,读取存储单元中设置的旋转角度,并旋转文本输入区 域,如在C#中设置:Graphics.RotateTransform(Rotate)。其中,Rotate的 值为所要旋转的角度。Rotate值的范围为(-360°~360°),旋转文本输 入区域的目的是为了后续旋转后的文本输入区域中画出文本。

(4)在旋转后的文本输入区域中画出文本,恢复文本输入区域旋转前位 置,本步骤的功能为:画出文本并完成文本的旋转。如在C#中设置: Graphics.DrawString();Graphics.Restore(states)。该步骤的作用为在旋转后 的文本输入区域中画出文本。其中states的值为(1)中保存的Graphics 的状态。也就是画出文本输入区域中画布最原始的形态,旋转后的效果如 图6和图7所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如何便捷、动态 地创建旋转标签,并对标签的属性进行灵活的设置和修改的技术问题。因 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标签的创建方案,通过控制待创建的旋转 标签所在的区域旋转预存储的旋转角度,且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不 随所述区域旋转,以及控制所述待创建的旋转标签随所述区域恢复至所述 区域进行旋转前的初始位置,实现了动态加载旋转标签的效果,减小了创 建旋转标签的代码处理量,并且本发明提出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标签的数 据源的属性进行便捷地设置和修改,使用户可以灵活、便捷地对创建的旋 转标签进行属性设置和修改,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