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压配合端子和使用该压配合端子的连接器及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

压配合端子和使用该压配合端子的连接器及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

摘要

提供一种压配合端子和连接器,能够抑制对基板的损伤和触头的破损,且能够获得稳定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规定的长度的线材(11)构成的压配合端子(10),在线材(11)的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到基板中的末端部(12),在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对方端子连接的连接部(13),在线材(11)的末端部(12)侧形成有用于压入到基板中的压配合部(14),在压配合部(14)的靠连接部(13)侧形成有肩部(16)。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9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62903.1

  • 发明设计人 内田佳秀;

    申请日2012-12-13

  • 分类号H01R12/58;H01R12/71;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辉

  •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2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02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1R12/5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21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12/58 申请日:2012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有在被压入至基板等的通孔中时被工具等按压的肩部的压配合 端子及连接器、以及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和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详细来说,涉及 能够提高肩部的强度、且在被工具等按压时能够稳定地进行压入的高可靠性的压配合 端子及连接器、以及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和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

背景技术

近年,在将触头端子等与基板等的通孔连接的情况下,普遍使用下述这样的压配 合端子等:其具备不进行锡焊而是利用弹力来连接的压配合部。由于该压配合端子在 与基板的连接中不进行锡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基板的连接,并且能够反复进行 压配合端子的拆装。

在将这样的压配合端子与基板等连接时,通过使用工具等压入来进行。如果在该 压入时直接使工具等与压配合端子接触,则端子可能损伤,因此,在压配合端子上设 置肩部,使工具等与该肩部接触,由此将压配合端子压入至基板。

另外,作为压配合端子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利用冲压机对轧制好的板材进行冲 裁的方法、和使用线材连续地形成的方法。此时,如果使用由线材形成的方法,则由 于制造线材时的轧制方向沿着压配合端子的长度方向,因此,与由板材形成的情况相 比,在向基板中压入时能够承受更高的按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对压配合端子的损伤。

作为这样的由线材制造压配合端子的技术,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 术。如图11所示,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配合销是电接触用的线材料制的压配 合销40,其具备由所述压配合销的所述材料以一体件的方式形成的至少1个肩部41。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压配合销,具有这样的优点:能够由压入工具容易 地支承在肩部上,不必由压入工具支承压配合销的末端侧,另外,不会损伤压配合销 的末端侧,能够更容易地使力从压入工具相对于压配合销沿纵向传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0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33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配合销上,由线材料通过轧制等一体地形成有肩部 等。这样,对于由线材料通过轧制等形成的肩部,由于线材料的部分被横向拉伸,因 此,形成有肩部的部分的强度不足,由于相对于基板压入时的按压力而存在变形或破 坏的可能,可靠性产生问题。另外,如果要确保压配合销的形成有肩部的部分的强度, 则无法使肩部形成得较大,肩部的被工具等按压的部分的面积变小,相对于基板的压 入可能变得不稳定,仍然会产生可靠性的问题。

另外,通过由线材形成端子,由此,能够得到连续地形成有端子的连锁状的端子。 作为这样的发明,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端子连续体的发明。可是,在上述 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公开形成有压配合部和肩部的端子连续体。另一方面,在上述 专利文献1中,关于连续的状态的压配合端子也没有公开。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压配合端子及使用该压配合端子的连接器、以及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和压配合端子连续 体卷绕体,其中,通过使压配合端子的压配合部和肩部相邻地形成,由此呈形成用于 提高肩部的强度的多个加强部而能够承受相对于基板的插入力这样的形状,另外,通 过缩短肩部与基板面之间的距离,能够沿着基板孔中心轴线将压配合端子插入,从而 能够抑制对基板的损伤和触头的破损,获得稳定的插入力和保持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由规定的长度的线材构成, 所述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材的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到基板中的末端部, 在所述线材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与对方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线材的所述末端部 侧形成有用于压入到所述基板中的压配合部,在所述压配合部的靠所述连接部侧形成 有肩部。

另外,第2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在所述 肩部上,与所述压配合部的靠所述连接部侧相邻地设置有以能够由工具按压的大小形 成的肩部端部。

另外,第3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2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所述肩 部的与所述压配合部最邻近的部位的宽度比所述肩部端部的宽度窄。

另外,第4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3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在所述 肩部上形成有沿着所述线材的轴线方向的第1加强部。

另外,第5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4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所述第 1加强部形成为沿着所述线材的轴线方向呈凸状地延伸设置。

另外,第6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5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在所述 肩部上,从向所述线材的横向突出的部分的端部起在与所述横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设 置有第2加强部。

另外,第7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在所述 肩部与所述压配合部之间,将所述肩部和所述压配合部连接起来的接续部与所述肩部 和所述压配合部形成为一体。

另外,第8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7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所述第 1加强部从所述肩部形成至所述接续部。

另外,第9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所述肩 部和所述压配合部形成为关于所述线材的轴线方向对称地突出。

另外,第10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所述 压配合部形成为:在中央部分形成有纵长的孔,以与所述线材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 形成所述压配合部的外侧侧面,且所述厚度随着朝向所述孔而变薄。

另外,第1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中,在所 述末端部和所述连接部上,以随着朝向端部而变细的方式形成有锥部,

所述末端部的端部的端面和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端面具有被扭转断开的截面。

第12形态的连接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具有多个开口,所 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开口中装配有所述第1~11中的任一形态的压配合 端子。

第13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的特征在于,其是在线材上连续地形成所述第1~ 11中的任一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而成的,一个所述压配合端子的所述末端部与另一个 所述压配合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各自连结。

第14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的特征在于,其是将第13形态的压配合端 子连续体卷绕成圆状而成的。

发明效果

根据第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通过在压配合端子上设置肩部,在将压配合端子向 基板中压入时使工具抵靠于该肩部,由此,能够抑制对压配合端子造成损伤。而且, 由于该肩部与压配合端子相邻地形成,因此,能够缩短抵靠工具的肩部与所压入的基 板面之间的距离,能够以沿着基板孔的中心轴的方式插入压配合端子,从而能够防止 基板损伤和触头破损,并且能够得到稳定的插入力和保持力。另外,通过由线材形成, 由此,与通过冲压加工由板材形成的情况相比,成为轴线方向的力较强的压配合端子, 从而抑制了因压入时的按压力而引起损伤这样的情况。

根据第2形态的压配合端子,向线材的横向突出的肩部形成为能够由工具按压的 大小,因此,压配合端子的肩部能够没有浪费地承受来自工具的按压力,从而能够顺 畅地进行相对于基板的插入。另外,由于肩部端部与压配合部相邻地形成,因此能够 使肩部端部与基板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接近,在将压配合端子向基板中插入时,能够 精度更加良好地以沿着基板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式笔直地插入,在提高插入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相对于基板的端子保持力。

根据第3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肩部的宽度形成为,与压配合部最邻近的部位的宽 度比肩部端部的宽度窄,因此,在被工具按压时,通过沿压配合端子的轴线传递工具 的按压力,能够笔直地插入到基板中。

根据第4形态的压配合端子,通过在肩部上形成有第1加强部,由此能够针对沿 肩部的轴线方向受到的力进行强化,能够抑制在被工具按压时肩部的变形和破损。

另外,根据第5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能够高效地使用形成肩部的线材的材料,来 形成牢固的第1加强部。

根据第6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由于从肩部的向横向突出的部分的端部起在与该横 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第2加强部,因此,能够强化肩部自身,并且,能够将被工具 按压的范围确保的更广,从而能够提高压配合端子相对于基板的插入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

根据第7形态的压配合端子,通过在肩部和压配合部之间一体地形成接续部,由 此,与在线材上分别形成压配合部与肩部之间的部分这样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强度, 另外,由于能够使PF部和肩部更邻近地形成并一体化,因此,能够抑制在肩部被按 压时肩部与压配合部之间的部分的变形,变得牢固。另外,通过在肩部和压配合部之 间形成比肩部和压配合部都窄的接续部,由此能够使压配合部的接续部侧变窄,因此, 与从肩部的宽度直接形成压配合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压配合部得到足够的弹力。并 且,接续部的粗细优选为:在设接续部的截面积为S、并设线材的截面积为A时,接 续部的截面积S以A≥S≥0.9A的范围形成。这样,能够以与线材相同或大致相同的 截面积的粗细来形成接续部的粗细,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形成接续部。

另外,根据第8形态的压配合端子,通过使第1加强部从肩部形成至接续部,由 此能够牢固地形成将肩部和接续部连接起来的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曲等。

另外,根据第9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由于肩部和压配合部形成为对称的,因此, 能够利用工具以均匀的按压力来按压肩部,另外,也能够使压配合部均匀地变形,因 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曲等。

另外,根据第10形态的压配合端子,以能够形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线材的大小 或弹力有限的材料的、高效的压配合部。

另外,根据第11形态的压配合端子,对于由线材形成的压配合端子,在从线材 的状态分割成单体时,通过将压配合端子扭转来切断,因此,压配合端子的末端部的 端部和连接部的端部形成为被扭转断开的涡旋状的截面,从而能够抑制基于剪切的切 断这样的毛刺的产生。

根据第12形态的连接器,能够获得起到第1~第11的任一形态的压配合端子的 效果的连接器。

根据第13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能够获得这样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其是 连续地形成可以起到第1~11的任一形态的效果的压配合端子而成的。并且,以随着 朝向连结末端部和连接部的部分而变细的方式形成锥部,并且形成为连结起来的部分 变得最细,由此,在为了从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分割为压配合端子而进行扭转切割时, 在该连结起来的部分处容易分割,并且,能够抑制毛刺的产生。

根据第14形态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通过使长尺寸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 形成为卷绕体,由此,搬运和保管变得容易,另外,能够高效地进行搬运和保管。并 且,在形成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时,也能够卷绕于作为芯体的辊或线圈架等筒状 部件上。这样,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的搬运和保管变得更加容易,另外,能够高 效地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俯视图,图1B是后视图,图1C是主视图, 图1D是侧视图。

图2A是沿图1A的IIA-IIA线的剖视图,图2B是图1A的IIB部的放大图。

图3A是沿图2A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图3B是沿图2A的IIIB―IIIB线的 剖视图,图3C是沿图2A的IIIC―IIIC线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压配合端子的装配前的状态的图,图4B是示出装配后 的状态的图。

图5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压配合端子的使用形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5B是 示出图5A的后续状态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图5B的后续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示出图6A的后续状态的立体 图。

图7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压配合端子的另一使用形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7B 是示出图7A的后续状态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图7B的后续状态的立体图,图8B是示出图8A的后续状态的立体 图。

图9A是压配合端子连续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9B是侧视图,图9C及图9D 是用于说明压配合连续体的分割的放大图,图9E是图9D的IXE部的放大图。

图10A是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的立体图,图10B是图10A的XB部的放大 图,图10C是缠绕在筒状部件上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的立体图,图10D是主 视图。

图1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对 用于使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压配合端子进行例示的实施方式,并非打算将本发 明特定于此,本发明也同样能够应用于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进行说明。关于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压配合端子(以下,称作“PF端子”)10,通过冲压加工等在长 尺寸的线材11A上以一定的间隔施加PF端子的形状(参照图9A和图9B),然后, 分割为规定的长度的线材11,由此形成单体的PF端子。该PF端子10在线材11的 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到基板中的末端部12,在另一端形成有与对方的端子连接的连 接部13。另外,在线材11的末端部12侧形成有被压入到基板中的压配合部(以下, 称作“PF部”)14,在该PF部14的上部、即形成连接部13的一侧,与PF部14相邻 地形成有肩部16。

并且,线材11是这样的部件:对不锈钢、铁镍合金、铜或铜合金等进行轧制并 拉伸,并实施镀层加工而形成长尺寸的线材11A(参照图9A和图9B),然后分割成 规定的长度。并且,在形成长尺寸的线材时,PF端子的形状连续地形成(参照图9A 和图9B)。并且,通过由线材形成PF端子10,由此,与通过冲压加工由板材形成的 情况相比,成为轴线方向的力较强的压配合端子,从而抑制了因压入时的按压力而导 致末端部损伤的情况。另外,实施方式的PF端子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对方形的角进行 了倒角的形状(参照图2A),但并不限于此,截面只要是能够形成圆形、椭圆形、矩 形等线材的形状即可。以下,对PF端子的结构进行说明。

末端部12是在将PF端子10装配至基板等的通孔时用于将PF端子10可靠地引 导至规定的通孔中的部分。因此,末端部12上设置有锥部12a而成为末端细的形状, 以便易于插入到通孔中。

连接部13是与对方的端子连接的部分。因此,能够对应于对方的端子形成为任 意的形状。在实施方式的连接部13,与末端部12相同地以成为末端细的方式设有锥 部13a。末端部12和连接部13的形成通过冲压加工来进行。

并且,末端部12和连接部13的端部的端面成为涡旋状的剖切面35(参照图9E)。 这是因为,在将连续地形成于长尺寸的线材11A上的压配合端子分割时,使要分割 下来的一侧的压配合端子相对于线材侧的压配合端子旋转,以扭转断开的方式分割, 因此形成为这样的涡旋状(参照图9C和图9D)。因此,能够抑制进行剪切时那样的 毛刺的产生。

PF部14形成在线材11的末端部12侧,相对于线材11的轴线向横向对称地突 出,形成为比线材11的宽度大的宽度。为了使该PF部14扩展地形成,在PF部14 的中央部分设置有与PF部14的大小相应的孔15,通过形成该孔15,由此,线材11 的体积以孔15的量横向扩展而形成PF部14。该PF部14的形成是以与后述的肩部 相邻的方式通过多次冲压加工来进行的,另外,通过形成该孔15,PF部14能够弹性 变形。

该PF部14的朝向横向的扩展能够通过在要插入的基板上形成的通孔的直径来调 整,PF部14的扩展度比通孔的直径大。这样,在PF端子被插入到基板时,由于从 基板的通孔受到的压力而使得PF部弹性变形,并借助于弹性变形的弹力将PF部固 定并连接于通孔。

并且,在形成PF部14时,不仅在PF部14上形成孔15,而且还以与线材的厚 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形成PF部的外表面,且形成为随着朝向PF部的孔而变薄,由此, 能够在不使孔形成得较大的情况下高效地形成高强度的PF部。

接下来,对肩部16进行说明。肩部16形成为相对于线材11的轴线对称地向与 PF部14向横向突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该肩部16是在将PF端子10向基板中 压入时从工具等受到按压力的部分,且形成为与上述的PF部14相邻。另外,在肩部 16上设置有被工具等按压的肩部端部17,肩部端部17以由该工具等能够按压的大小 (面积)形成。另外,由于该肩部16形成为与PF部14相邻,因此,与以往相比, 通过使PF部14和肩部相邻地形成,由此使得被工具按压的肩部端部17与基板面之 间的距离变得更近。

这样,由于肩部16形成为与PF端子10相邻,因此,能够缩短抵靠工具的肩部 与所压入的基板面之间的距离,能够以沿着基板孔的中心轴上的方式插入压配合端 子,且能够高精度地以沿着基板孔的中心轴的方式笔直地插入,能够提高插入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并且还能够充分地确保相对于基板的端子保持力。

另外,肩部16的形状形成为下述这样的大致五边形:肩部端部17的宽度L最大, 使该宽度L稍微延伸,使肩部16的与PF部14最邻近的部位变窄。为了在该肩部16 的形成中对线材11进行冲压以使其向横向扩展,在肩部16上形成有比线材11的截 面更薄地扩展的轧制部20。可是,由于仅通过轧制部20无法确保肩部16的强度, 因此,为了获得必要的强度,在肩部16上一体地形成有第1加强部18和第2加强部 19。

该第1加强部18在肩部16的中央部分沿着线材11的轴线方向形成为凸状的肋。 通过像这样在肩部16上形成有沿着线材11的轴线方向的第1加强部18,由此能够 针对沿肩部16的轴线方向受到的力进行强化。该第1加强部18形成至后述的接续部 22(参照图2B)。另外,第2加强部19是使成为轧制部20的向肩部16的横向突出 的端部的部分向该横向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即,以截面形状成为“T”字 状的方式形成。这样,由于形成有第2加强部19,因此,能够对肩部自身进行强化, 而且,能够确保被工具等按压的范围更广。

另外,在轧制部20上,以朝向肩部16的形状变窄的方向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 20a。即,朝向横向的突出变小,轧制部20的厚度增加。具体来说,对切断位置不同 的图3B和图3C进行比较,图3B的朝向横向突出的宽度W1和图3C的相同的部分 的宽度W2满足W1<W2。另外,图3B的第1加强部的宽度X1和图3C的相同的部 分的宽度X2满足X1>X2。另外,图3B的第2加强部的宽度L1和图3C的相同的部 分的宽度L2满足L1>L2。

此时,由于第2加强部19沿着肩部16的外表面21的形状形成,因此肩部形成 得更加牢固。即,由于在肩部16的肩部端部17上受到的按压力沿着PF端子10的轴 线方向传递,因此,在该肩部16的变窄的部分会施加较大的力而容易变形,但是, 由于形成有第1加强部18和第2加强部19而变得牢固,从而能够抑制破损或损伤。

另外,在PF部14与肩部16之间形成有接续部22。该接续部22与PF部14和 肩部16一起形成为一体,且成为与肩部16的变窄的部分连续的将肩部16和PF部 14连接起来的部分。该接续部22以接续部22的截面积与线材11的截面积相同或大 致相同的方式形成,由此可以得到高强度。具体来说,在设接续部的截面积为S,且 设线材11的截面积为A时,接续部22的截面积S优选处于A≥S≥0.9A的范围内。 另外,接续部22与PF部14和肩部16形成为一体,由此,能够获得比它们分别形成 的情况高的强度,另外,能够使PF部14和肩部16更加邻近地形成,从而能够使肩 部16与基板面之间的距离靠近。

这样,通过在肩部16上形成第1加强部18和第2加强部19,由此能够提高PF 端子10插入到基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能够抑制在被工具按压时肩部的变形 和破损。而且,在肩部16上形成的第1加强部18形成为延伸设置到接续部22上。 这样,通过跨越连接肩部16和接续部22的部分而形成第1加强部18,能够形成得 更加强固,从而能够抑制压曲等。另外,通过在肩部和压配合部之间形成比肩部和压 配合部都窄的接续部,由此能够使压配合部的接续部侧变窄,因此,与从肩部的宽度 直接形成压配合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压配合部得到充分的弹力。

并且,PF端子的肩部的形状并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大致五边形,只要 是下述这样的形状即可:在肩部端部具有被工具等按压的大小,且与PF部最邻近的 部位的宽度比该肩部端部的宽度窄,例如,能够以下述形成:三角形、或由曲线形成 的半圆形状或半椭圆形状、或者具有从肩部端部突出的部分的六角形状或葫芦型的形 状等、或者与这些形状近似的形状。即使是这样的形状,也能够形成第1加强部或第 2加强部等、或者在PF部与肩部之间形成接续部,从而能够起到上述这样的发明效 果。

另外,在PF端子10的连接部13侧形成有压入部23。该压入部23是压入到壳 体中等来防脱的部分。因此,压入部23能够与使用的壳体等相应地以任意的大小和 形状形成。

接下来,参照图4对实施方式的PF端子相对于基板的装配进行说明。首先,为 了将PF端子10装配到基板29上,以与在基板29上形成的通孔30对应的方式配置 PF端子10(参照图4A)。然后,将PF端子10的末端部12对准通孔30插入,直至 PF部14抵接于通孔30(参照图4B)。并且,由于PF部14形成得比通孔30的直径 大,因此,为了将PF部14插入到通孔30中,需要使PF部14变形的大小的按压力。 因此,虽然使用工具24来按压PF端子10以将其插入,但是,此时,使工具24抵靠 于在PF端子10上形成的肩部16进行按压,PF部14变形而被压入到通孔30中。进 行该压入直至规定的位置,利用因PF部14变形而产生的弹力进行固定和连接(参照 图4C)。并且,在图4中,对PF端子10为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将多个 PF端子与多个通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PF端子一个一个地连接,也能够一 次使多个进行连接。

[应用例1]

接下来,作为实施方式的PF端子的使用形态的应用例1,对使用PF端子10的 连接器27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A所示,准备多根使形成为直线状的PF端子的中 央部分大致垂直地弯曲的PF端子10B。同样准备多个形成有贯穿孔28a的合成树脂 制的壳体28,以便对准备好的多根PF端子10B进行装配,将多根PF端子10B向该 壳体28的贯穿孔28a中插入,直至连接部13侧或规定的部位(参照图5B)。

此时,在PF端子10B的连接部13侧形成的压入部23被压入到壳体28的贯穿 孔28a中,由此实现了防脱。相对于该壳体28的插入可以一根一根地进行,也可以 对多根同时进行。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了具备PF端子10B的连接器27的组装。这 样,能够形成具备实施方式的PF端子的连接器。并且,装配有PF端子的壳体能够 形成为各种形状,能够对应于连接器的使用形态来选择,因此能够得到通用性高的连 接器。

接下来,将完成的连接器27与基板29连接。如图6A所示,使连接器27对准 基板29,在该基板29上形成有与装配于连接器27上的多个PF端子10B的数量对应 的多个通孔30,将各个PF端子10B的末端部12向各通孔30中插入。然后,使用工 具等将PF端子10的PF部14压入到通孔30中,在规定的位置之间进行该压入,由 此完成连接器27与基板29的连接(参照图6B)。

[应用例2]

另外,对另外的PF端子10的使用形态的应用例2进行说明。作为应用例2,首 先,使与实施方式相同的多根PF端子10与基板29的通孔30连接。该连接是将多根 PF端子10对准并配置于在基板29上形成的多个通孔30中(参照图7A)。然后,使 用工具等将多个PF端子10压入到通孔30中进行连接(参照图7B)。此时,在应用 例2中,PF端子10采用了直线状的PF端子,没有采用弯曲的PF端子。另外,也能 够将PF端子10与基板29连接的状态作为单元31来流通。

接下来,将壳体28A装配于使该PF端子10与基板29连接的单元31上(参照 图8A)。该壳体28A的装配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将PF端子10的连接部13插入到在 壳体28上形成的贯穿孔(未图示)中,并压入压入部23(参照图8B)。这样来进行 PF端子10和壳体28的装配。由此,能够广泛地使用PF端子。

[实施方式2]

接下来,作为实施方式2,对使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PF端子10在线材上连续 形成的压配合端子连续体(以下,称作PF端子连续体)32进行说明。并且,对相同 的结构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9A和图9B所示,PF端子连续体32是使实施方式1的PF端子10连续地 形成于长尺寸的线材11A上的状态,是将上述这样的实施方式1的PF端子10分割 成单体的前一阶段的状态。

此时,PF端子连续体32形成为使一个PF端子10的末端部12和另一个PF端子 10的连接部13各自的端部连结的一根线状部件。并且,该末端部12和连接部13连 结起来的部分成为连结部25,在该连结部25上,通过使在末端部12和连接部13形 成的锥部12a、13a的部分连结,由此,中央部分成为最凹陷的部分26。另外,该最 凹陷的部分26是在将PF端子10分别分割时被扭转断开的部分。通过以扭转断开的 方式分割,由此,能够抑制在剖切面上产生进行剪切时那样的毛刺(参照图9C~图 9E)。通过像这样形成1根线材的PF端子连续体32,在该PF端子连续体32上形成 有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PF端子10,由此,在对多个PF端子10进行输送或搬运、 搬入等时,容易进行操作。

并且,通过使PF端子连续体32形成为如图10A和图10B所示这样卷绕成比较 大的直径的圆形的PF端子连续体卷绕体33,或者形成为如图10C和图10D所示这 样将PF端子连续体32卷绕于作为芯体的辊或线圈架等筒状部件34上的PF端子连 续体卷绕体33A,由此,更容易进行操作。另外,在将该PF端子连续体32安装至用 于连续地压入基板或壳体的压入装置上时,也能够将该线圈架等设置于压入装置上。 而且,能够在将PF端子连续体卷绕于该线圈架等的PF端子连续体卷绕体33A的状 态下进行运输或销售。

标号说明

10、10B:压配合(PF)端子;

11:线材;

11A:长尺寸的线材;

12:末端部;

12a:锥部;

13:连接部;

13a:锥部;

14:压配合(PF)部;

15:孔;

16:肩部;

17:肩部端部;

18:第1加强部;

19:第2加强部;

20:轧制部;

20a:倾斜;

21:外表面;

22:接续部;

23:压入部;

24:工具;

25:连结部;

26:凹陷的部分;

27:连接器;

28、28A:壳体;

28a:贯穿孔;

29:基板;

30:通孔;

31:单元;

32:压配合端子连续体;

33,33A:压配合端子连续体卷绕体;

34:筒状部件;

35:剖切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