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福建柏种子园规划整地;2)无性系配置:3)砧木培育:4)砧木培育后第二年3-4月在苗圃嫁接;5)嫁接接后管理:将步骤4)嫁接后的砧木培育至嫁接后第二年2-3月可出苗圃,去除营养杯后,带土种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往的福建柏嫁接方法一般采用在山场种植砧木,在山场嫁接的方式。本发明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中,首先在苗圃地培育健壮嫁接苗木再造林,福建柏苗木的嫁接成活率与山场嫁接方式相比,嫁接成活率可提高40%以上,经一次补植后,种子园保存率可达95%以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1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9/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1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6-01

    授权

    授权

  • 2014-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10 申请日:201406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 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福建柏(拉丁学名: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柏科常 绿乔木,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南部至东部及越南北部。中国福建、江西、浙江 和湖南南部、广东和广西北部、四川和贵州东南部等,以福建中部最多。福建 柏木材轻,质地略软,纹理匀直,加工容易,材质稳定,是建筑、家具、细木 工和雕刻的良好用材,树形美观、树干通直,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研究表明,福建柏对林地立地条件要求没有杉木高,生长较快,在同等立 地条件下不比杉木慢,造林和管理成本也比杉木低。在南方各省提出的多树种 造林应用中,福建柏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之一。福建柏人工林的栽培史 已有50年之久,但其总体面积仍不大,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福建省,而福建省 的福建柏人工林约有80%分布在闽东南一带,如安溪、德化、永春、福州、永 泰、南平、闽清、闽侯、龙岩、漳平和永安等市县。对福建柏人工林组成研究 表明,目前发展的福建柏人工林多以混交林为主。

近年来,福建柏作为珍贵建筑材树种和抗逆性强的造林树种已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南方各省,福建柏已成为杉木二代更新不可多得的好树种, 其推广前景广阔。基于此,研究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陆续开展了优树选 择等良种繁育研究。然而,受当时条件选择,优树选择和种子园建设等方面的 工作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福建柏种子园营建一般采用在山场种植砧木,在山场嫁接的方式, 成活率一般为40%-45%,其成活率较低,成为福建柏良种生产及造林的制约瓶 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有效提高嫁 接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包括如下步骤:

1)福建柏种子园规划整地:将福建柏种子园划分为若干个10~15亩的小 区,水平带状整地,带与带间距4m,带面宽1.5m,水平带开好后定点挖种植穴, 穴距4m,挖穴规格为40cm×40cm×30cm,穴挖在带面中央,挖明穴,同时每 穴撒施钙镁磷0.5kg作为基肥,以备栽植福建柏苗木;

2)无性系配置:将步骤1中每一小区内无性系随机排列栽植,同时兼顾同 一无性系分株间隔5株以上或直线距离大于20m的原则进行调整;

3)砧木培育:10月中下旬,选用当年生粗壮、健康、无机械损伤的福建柏 播种苗移栽进营养杯,在苗圃成畦摆放营养杯苗,并用土覆盖营养杯,集中培 育砧木,营养杯规格为26cm×21cm,杯中装填红壤心土,砧木培育至第二年3 月即可嫁接;

4)砧木培育后第二年3-4月在苗圃嫁接:

接穗选择:以采穗母树树冠外围上部,向阳,粗壮健康的一级、二级侧枝 顶梢为接穗,采集接穗时保留前一年秋天生长的秋稍部分,所得接穗切削,使 其嫁接口位于秋稍上;

砧木的处理:将步骤3)所得砧木截顶,在保留砧木基部3-5条侧枝的原则 下截去顶梢,用嫁接刀片紧贴树干木质部外沿纵向深切得砧木切口,长度3-4cm;

进行嫁接:将削后的接穗切口任一侧的形成层与砧木切口对应的形成层对 接,之后用嫁接专用薄膜绑带缠绑;

5)嫁接接后管理:将步骤4)嫁接后的砧木培育至嫁接后第二年2-3月可 出苗圃,去除营养杯后,带土种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往的福建柏嫁接一般采用在山场种植砧木,在 山场嫁接的方式。本发明的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中,在苗 圃地培育健壮嫁接苗木再造林,苗木的嫁接成活率与山场嫁接方式相比,嫁接 成活率可提高40%以上(山场嫁接成活率一般为40%-45%,苗圃地嫁接成活率 可达85%以上),经一次补植后,种子园保存率可达95%以上,而山场嫁接方式 营建的种子园经一次补接后,保存率一般仅能达到55%-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 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结合本发明人多年的福建柏种植经验使用了在 苗圃地培育健壮嫁接苗木,再造林等手段提高福建柏嫁接成活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1)福建柏种子园规划整地:

将福建柏种子园划分为若干个10~15亩的小区,水平带状整地,带与带间 距4m,带面宽1.5m,水平带开好后定点挖种植穴,穴距4m,挖穴规格为40cm ×40cm×30cm,穴挖在带面中央,挖明穴,同时每穴撒施钙镁磷0.5kg作为基 肥,以备栽植福建柏苗木;

2)无性系配置:

将步骤1中每一小区内无性系随机排列载植,同时兼顾同一无性系分株间 隔5株以上或直线距离大于20m的原则进行调整;

3)砧木培育:

10月中下旬,选用当年生粗壮、健康、无机械损伤的福建柏播种苗移栽进 营养杯,在苗圃成畦摆放营养杯苗,并用土覆盖营养杯,集中培育砧木,营养 杯规格为26cm×21cm,杯中装填红壤心土,砧木培育至第二年3月嫁接;

4)砧木培育后第二年3-4月在苗圃嫁接;

接穗选择:以采穗母树树冠外围上部,向阳,粗壮健康的一级、二级侧枝 顶梢为接穗,采集接穗时保留前一年秋天生长的秋稍部分,所得接穗切削,使 其嫁接口位于秋稍上;

砧木的处理:将步骤3)所得砧木截顶,在保留砧木基部3-5条侧枝的原则 下截去顶梢,用嫁接刀片紧贴树干木质部外沿纵向深切得砧木切口,长度3-4cm;

进行嫁接:将削后的接穗切口任一侧的形成层与砧木切口对应的形成层对 接,之后用嫁接专用薄膜绑带缠绑;

5)嫁接接后管理:将步骤4)嫁接后的砧木培育至嫁接后第二年2-3月可 出苗圃,去除营养杯后,带土种植。

优选的,上述的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 中福建柏种子园地点选择方法为: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向阳的Ⅱ-Ⅲ类立 地,集中连片的林地营建福建柏种子园,所述福建柏种子园四周无福建柏林分, 花粉隔离条件好。

优选的,上述的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2) 中无性系栽植株行距为4m×4m,栽植密度625株/hm2。

优选的,上述的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5) 嫁接接后管理具体为:将步骤4)嫁接后的砧木,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搭荫棚 遮荫至砧木培育后第二年9月,保持圃地湿润而不积水,截剪生长过快的砧木 侧枝,保持其长势旺而不盛,消除其对接穗的生长竞争,嫁接后40-50天,进行 嫁接绑带松带,嫁接60-80天后完全解带,之后每月喷洒1%复合肥水溶液1次, 拆除遮荫棚之后不施肥,苗木培育至嫁接后第二年2-3月可出苗圃,去除营养杯 后,带土种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1)福建柏种子园地点选择方法: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向阳的Ⅱ-Ⅲ类立地,集中连片的林地营建福建 柏种子园,所述种子园四周无福建柏林分,花粉隔离条件好;

2)福建柏种子园规划整地:

根据种子园所在地的具体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的变化划分小区,小区面 积为10~15亩,种子园中设置主林道和小区道,主林道路面宽2-2.5m。小区间 顺坡开步道、横坡开水平道,路面宽1.5m,小区划分后,水平带状整地,带与 带间距4m,带面宽1.5m,水平带开好后定点挖种植穴,穴距4m,挖穴规格为 40cm×40cm×30cm,穴挖在带面中央略靠近内缘,挖明穴,同时每穴撒施钙镁 磷0.5kg作为基肥,以备栽植苗木;

3)无性系配置:

每一小区内无性系完全随机排列,同时兼顾同一无性系分株间隔5株以上 或直线距离大于20m的原则进行调整,尽量避免无性系间有固定邻居,以免近 亲杂交;

4)砧木培育:

10月中下旬,选用当年生粗壮、健康、无机械损伤的福建柏播种苗移栽进 营养杯,在苗圃成畦摆放集中培育砧木,营养杯规格为26cm×21cm,杯中装填 红壤心土,砧木培育至第二年3月嫁接;

5)砧木培育后第二年3-4月在苗圃嫁接;

接穗选择:以采穗母树树冠外围上部,向阳,粗壮健康的一级、二级侧枝 顶梢为接穗,采集接穗时保留前一年秋天生长的秋稍部分,所得接穗切削,使 其嫁接口位于秋稍上;

砧木的处理:将步骤4)所得砧木截顶,在保留砧木基部3-5条侧枝的原则 下截去顶梢,用嫁接刀片紧贴树干木质部外沿纵向深切得砧木切口,长度3-4cm;

进行嫁接:将削后的接穗切口任一侧的形成层与砧木切口对应的形成层对 接,之后用嫁接专用薄膜绑带缠绑;

6)嫁接接后管理:将步骤5)嫁接后的砧木,用遮阳率70%的遮阳网搭荫 棚遮荫至砧木培育后第二年9月,保持圃地湿润而不积水,截剪生长过快的砧 木侧枝,保持其长势旺而不盛,消除其对接穗的生长竞争,嫁接后40-50天,进 行嫁接绑带松带,嫁接60-80天后完全解带,之后每月喷洒1%复合肥水溶液1 次,拆除遮荫棚之后不施肥,苗木培育至嫁接后第二年2-3月可出苗圃,去除营 养杯后,带土种植。

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福建柏种子园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苗圃地嫁接成活率85%以上,补接一次后保存率可达97%以上。苗木 嫁接生长旺盛,1年后抽高20-35cm。而福建柏在山地嫁接的方法中,抗风能力 差,生长缓慢等缺点(嫁接1年后抽高一般为15-25cm)。

(2)砧木培育时,营养杯苗木放置在畦面后,在畦中覆土,直至覆盖营养 杯。此方法培育的砧木1年生平均苗高可达50cm,平均地径可达0.7cm,苗木 粗壮、长势旺盛、侧枝发达、之下高低,有利于嫁接。而其他方法培育的1年 生砧木一般苗高大(可达60cm),地径小(仅为0.4-0.5cm),侧枝不发达,枝下 高较大,不利于嫁接。

(3)以往的福建柏种子园营建技术一般采用在山场种植砧木,在山场嫁接 的方式,而利用本发明方法苗圃地嫁接后,福建柏苗木的嫁接成活率与山场嫁 接方式相比,嫁接成活率可提高40%以上(山场嫁接成活率一般为40%-45%, 苗圃地嫁接成活率可达85%以上)。经一次补植后,种子园保存率可达95%以上, 而山场嫁接方式营建的种子园经一次补接后,保存率一般仅能达到55%-6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 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 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