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

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全生育期的无土栽培营养液,每升水中含有硝酸铵0.3-0.5g、磷酸二氢钠0.1-0.2g、氯化钾0.06-0.13g、氯化钙0.1-0.25g、硫酸镁0.1-0.2g、硫酸锌0.01-0.02g、硼酸0.005-0.02g、硫酸铜0.015-0.03g、硫酸锰0.01-0.03g、硫酸亚铁0.02-0.04g、钼酸铵0.0001-0.001g。本发明的小麦营养液营养物质全面,配比科学,易于被小麦吸收,能有效控制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和养分的最佳要求,较大田种植小麦缩短了育成时间,为未来提供一种全工厂化的生产小麦模式,能缓解国家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需求总量增加之间的矛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10677.8

  • 发明设计人 王凡;寇长林;马政华;沈阿林;

    申请日2014-05-19

  • 分类号C05G1/00;

  • 代理机构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爱军

  •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11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1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03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1/00 申请日:201405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

背景技术

小麦,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在我国小麦现有栽培技术通常采用大田培育,大田栽培一方面水肥难以精确控制,而且土壤栽培易出现病虫草害;另一方面是小麦生长缓慢,冬小麦全生育期为220-240天,春小麦全生育期为100-120天,生育周期较长。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将栽培基质取代土壤,既可以克服土壤条件和耕地资源的制约,又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对于温、光、水、肥、气等因素的需要。对缓解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增加与小麦种植面积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促进小麦总产进一步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多数是针对蔬菜、花卉类植物,而对于小麦无土栽的培营养液尚无报道,尤其是小麦全生育期用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研究还鲜为人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营养物质全面、配比科学、易于植株吸收的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按重量计,每升水中包括如下成分:硝酸铵0.3-0.5g、磷酸二氢钠0.1-0.2g、氯化钾0.06-0.13g、氯化钙0.1-0.25g、硫酸镁0.1-0.2g、硫酸锌0.01-0.02g、硼酸0.005-0.02g、硫酸铜0.015-0.03g、硫酸锰0.01-0.03g、硫酸亚铁0.02-0.04g、钼酸铵0.0001-0.001g。

所述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其中硝酸铵0.429g、磷酸二氢钠0.176g、氯化钾0.095g、氯化钙0.225g、硫酸镁0.1g、硫酸锌0.015g、硼酸0.01g、硫酸铜0.02g、硫酸锰0.02g、硫酸亚铁0.03g、钼酸铵0.001g。

所述营养液用水为去离子水、蒸馏水或纯水。

营养液所用栽培基质选自珍珠岩、蛭石、石英砂和沙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栽培基质为粒径0.5-1mm的石英砂。

所述营养液配制方法为:将所述成分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调整营养液的pH值至5-6。

所述营养液的pH值优选为5.8。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营养物质全面,配比科学,包含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氯、锰、硼、锌、铜、钼16种必须营养元素中的13种元素,其中碳、氢、氧来源于大气和水。这些营养元素由于养分种类不同,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也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关系。大量营养元素碳、氢、氧、氮、磷、钾平均含量占干物重的0.5%以上;中量营养元素硫、钙、镁平均含量占干物重在0.1%-0.5%;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平均含量一般在0.1%以下,有的只含0.1mg·kg-1,如钼含量。

(2)本发明的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根据小麦全生育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小麦的需肥特性,模拟大田栽培所需的养分浓度,营养液中的营养元素易于被小麦植株吸收,能提高小麦的水肥利用效率。

(3)本发明的营养液能有效控制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和养分的最佳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试验表明,施用本发明的营养液能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株高和千粒重;与大田种植小麦相比,本发明能明显缩短育成时间,并且小麦的株高和千粒重已接近大田常规种植水平。

(4)本发明的实施,在当前耕地面积日益紧张和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能缓解国家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需求总量增加之间的矛盾,为未来提供一种全工厂化的生产小麦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按重量计,每升水中加入如下成分:硝酸铵0.3g、磷酸二氢钠0.1g、氯化钾0.06g、氯化钙0.1g、硫酸镁0.1g、硫酸锌0.01g、硼酸0.005g、硫酸铜0.015g、硫酸锰0.01g、硫酸亚铁0.02g、钼酸铵0.0001g。

营养液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比在水中加入所有组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用1%稀盐酸调整营养液的pH至5,所配溶液用水为去离子水,栽培基质为粒径0.5-1mm的石英砂。 

实施例2 一种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按重量计,每升水中加入如下成分:硝酸铵0.4g、磷酸二氢钠0.15g、氯化钾0.08g、氯化钙0.15g、硫酸镁0.15g、硫酸锌0.02g、硼酸0.01g、硫酸铜0.02g、硫酸锰0.02g、硫酸亚铁0.03g、钼酸铵0.001g。

营养液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比在水中加入所有组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用1%稀盐酸调整营养液的pH至5.5;所配溶液用水为蒸馏水,栽培基质为粒径0.5-1mm的珍珠岩。

实施例3 一种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按重量计,每升水中加入如下成分:硝酸铵0.5g、磷酸二氢钠0.2g、氯化钾0.13g、氯化钙0.25g、硫酸镁0.2g、硫酸锌0.02g、硼酸0.02g、硫酸铜0.03g、硫酸锰0.03g、硫酸亚铁0.04g、钼酸铵0.001g。

营养液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比在水中加入所有组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用1%的稀盐酸调整营养液的pH至6;所配溶液用水为纯水,栽培基质为粒径0.5-1mm的石英砂。

实施例4 一种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按重量计,每升水中加入如下成分:硝酸铵0.429g、磷酸二氢钠0.176g、氯化钾0.095g、氯化钙0.225g、硫酸镁0.1g、硫酸锌0.015g、硼酸0.01g、硫酸铜0.02g、硫酸锰0.02g、硫酸亚铁0.03g、钼酸铵0.001g。

营养液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比在水中加入所有组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用1%稀盐酸调整营养液的pH至5.8;所配溶液用水为蒸馏水;栽培基质为粒径0.5-1mm的石英砂。

实施例5  应用试验

为验证本发明的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效果,特进行了以下对比试验。

试验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供试材料为郑麦9023。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A为盆栽对照,不施用本发明的营养液;处理B为盆栽,施用本发明实例4的营养液;处理C为大田常规种植。

处理A和处理B,随机排列,重复15次,盆栽栽培基质为石英砂。施肥方式:将各种营养元素配成营养液,分别在小麦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籽粒灌浆期施用。按实例4的营养液配比和用量施用,在苗期施用4次,拔节期施用2次,孕穗期施用2次,开花期施用1次,籽粒灌浆期施用1次。

试验采用聚乙烯盆(盆口径30cm、高度为27cm),每盆装石英砂15kg,每盆种小麦20株,定植15株。2012年10月24日播种,全生育期按常规管理。处理C(纯N、P2O5、K2O用量分别为15 kg/亩、8 kg/亩、8kg/亩),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2×4m2,三次重复试验,亩基本苗25万株,于2012年10月10日播种。

表1 试验结果统计表

处理播种日期收获日期株高(cm)千粒重(g)A10月24日次年5月16日2126.9B10月24日次年5月16日6137.6C10月10日次年6月11日7742.1

表1中的株高、千粒重为各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小麦全生育期无土栽培营养液种植小麦,较大田播种日期推迟14天,收获日期提前25天,缩短了育成时间;处理B与处理A比较,处理B的株高和千粒重较处理A增加40cm和10.7g,说明施用本发明的营养液能显著提高小麦的株高和千粒重;处理B与处理C比较,处理B的株高和千粒重较处理C低16cm和4.5g,说明施用本发明营养液的小麦株高和千粒重已接近大田常规种植水平。

采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营养液进行对比试验,能够得到以上类似结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