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及轮胎翻新方法

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及轮胎翻新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及轮胎翻新方法,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末端的支撑部件,第一移动机构的轴向运动驱动第二移动机构的径向运动,所述的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主轴、套设于主轴的锥度轴,以及驱动锥度轴轴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与锥度轴斜面配合的径向轴,径向轴卡设于左盘和右法兰盘之间。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锥度轴轴向前后运动,从而带动下端为斜面的径向轴同时伸出实现轮胎的自动定心,结构简单,而且本发明采用的气体通路结构也比较简单,不会因为膨胀鼓的转动而引起气管的缠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005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560981.0

  • 发明设计人 汪传生;闫浩;付平;边慧光;

    申请日2013-11-12

  • 分类号B29D30/54;B29D30/64;

  • 代理机构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磊

  •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4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9D30/54 授权公告日:20160217 终止日期:20161112 申请日:201311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2-17

    授权

    授权

  • 2014-03-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D30/54 申请日:20131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翻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及轮胎翻新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轮胎翻修再利用是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废旧轮胎减量的主要措施。轮胎翻新就是将被磨去和破损的部分经特殊工艺处理,换上新的橡胶结合体,使破损轮胎称为一条完整的轮胎。但在翻新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与卡盘接触的轮胎胎口直径和外卡盘的直径并不完全相等,另外即使都是轿车轮胎,其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轮胎也会有差别,从而造成安装时胎口和卡盘有间隙,使得轮胎的圆心和卡盘的圆心偏心。打磨之后的轮胎不是圆心,而是椭圆形,会使轮胎快速非正常磨损,损坏车轴轴承、甚至造成爆胎影响安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胎面贴合机的定型装置及其方法[申请号:CN200810138001.7],本发明在成型鼓向外涨开的过程中对扇形块施加向心的约束和复位力以避免出现扇形块错位和锁死问题,解决了成型鼓整体拆卸和更换问题,提高了内部结构之间的气力传送,但结构比较复杂,通过压缩气体来使膨胀鼓向外涨开,需要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定心,充气简单、安全可靠的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及轮胎翻新方法。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轮胎翻新装置的特点,将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分为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以及第二移动机构末端的支撑部件,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的轴向运动驱动第二移动机构的径向运动,所述的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主轴、套设于主轴的锥度轴,以及驱动锥度轴轴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与锥度轴斜面配合的径向轴,径向轴卡设于左盘和右法兰盘之间。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还进行如下改进: 

为了实现固定,左盘和右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驱动机构采用气缸、液压缸或螺旋移动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径向轴末端连接有扩张板,扩张板外部装有弧形铁皮,用于连接相邻扩张板。整个扩张板的外面包有圆形橡胶套,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将扩张板与径向轴组成的整体压回原位,从而使锥度轴移回到原位,为轮胎打磨、贴胶、压合等工艺提供压力。 

主轴由气缸轴和旋转轴组成,锥度轴套设在气缸轴上,右法兰盘与旋转轴键连接,旋转轴的末端接电机减速器。 

右法兰盘的右端接有充气密封环,密封环上开有充气孔和出气孔,分别外接进气管和出气管。由于充气密封环的固定,法兰盘转动时,不会使总气管转动引起故障,而气管可以随膨胀鼓的转动而转动,不会引起缠绕。 

右法兰盘上开有与密封环上充气孔和出气孔相通的两个通气孔,各接一根气管,所述的两根气管与任一扩张板采用三通相连。进入到气管中的气体通过三通进入扩张板,扩张板上开有充气孔,进而实现轮胎的充气功能,三通连接便于提高轮胎的充气速率。 

径向轴下端为斜面,便于与锥度轴的锥面相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胎翻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轮胎放置于扩张板上,用扩张板的边沿凸起部限定轮胎的子口;驱动机构驱动锥度轴轴向运动,通过锥度轴的左右运动实现径向轴的上下运动,从而促使径向轴末端的扩张板从内向外涨开,使之能够适合不同胎径的轮胎;待轮胎的圆心与左盘和右法兰盘的圆心重合后,再通过充气孔、通气孔和气管向轮胎充气以将轮胎撑起;膨胀鼓装置和轮胎在电机的驱动下一起转动,对胎面进行打磨和贴胶处理;轮胎打磨和贴胶结束后,关闭进气阀,橡胶套本身的收缩力将扩张板与径向轴组成整体压回原位,从而使锥度轴移到原位,将轮胎从膨胀鼓装置上卸下。 

在充气过程中,密封环固定,法兰盘转动,不会使总气管转动引起事故,连接在扩张板上的两根气管随着膨胀鼓的转动而转动,不会引起缠绕。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锥度轴轴向前后运动,从而带动下端为斜面的径向轴同时伸出实现轮胎的自动定心,结构简单;而且本发明采用的气体通路结构也比较简单,不会因为膨胀鼓的转动而引起气管的缠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右法兰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扩张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轮胎卡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翻新用膨胀鼓装置,包括气缸1,主轴2,左盘3,右法兰盘4,锥度轴5,径向轴6,扩张板7,铁皮圈8,橡胶套9,卡环10,充气密封环11。左盘3内部安装有锥度轴5,锥度轴5与主轴2相连。径向轴6有八个(数量可根据左盘3与右法兰盘4大小确定),均匀分布在右法兰盘4开的槽内,径向轴6上链接有扩张板7,径向轴6下端为一斜面,与锥度轴5的锥面相接处。左盘3与右法兰盘4通过螺栓连接,卡环10在主轴2的前端,气缸1通过卡环10拉动锥度轴5进行轴向运动,进而实现径向轴6的径向运动,实现膨胀鼓的膨胀功能。铁皮圈8分段包在扩张板7上,铁皮圈8外部包有橡胶套9。当主轴2前伸,由橡胶套9本身收缩力将扩张板7与径向轴6组成的整体压回原位,从而使锥度轴5移回到原位。这样就实现了膨胀鼓的收缩功能。 

气路布置如图1、2、3、4、5所示,在右法兰盘4右端链接有充气密封环11,保证膨胀鼓转动时,充气排气管装置固定不动。充气密封环11上开有三个孔,201、203为通孔,分别外接进气管和出气管。202为螺纹孔,不打通,将充气密封环11通过螺栓连接至固定装置上,起到固定充气密封环11的作用,防止其转动。进气管、出气管通过通孔201、203进入槽205中,槽204、206中安装有橡胶密封环207,防止漏气。右法兰盘4上的通气孔301和通气孔306分别连接气管401和气管402,两根气管分别接到扩张板7的三通403上。三通403与扩张板7上的孔501紧密相连,扩张板7上开有通气孔404,与孔501相通。这样就使得气体从孔501进入通气孔404,实现了轮胎充气的功能。由于充气密封环11的固定,右法兰盘4转动,不会导致总气管转动引起事故,而气管401、气管402可以随着膨胀鼓的转动而转动,不会引起缠绕。当完成打磨或贴胶后,排气。放气时,气体可以沿原路返回,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轴2前伸,橡胶套9收缩,膨胀鼓缩小,气体就由轮胎与橡胶套的大间隙中跑掉,实现轮胎放气。 

如图1、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胎翻新方法,将轮胎602放置于扩张板7上,用扩张板的边沿凸起部601限定轮胎602的子口;在气缸1的驱动作用下,主轴2前端的卡环10拉动锥度轴5进行轴向运动,通过锥度轴5的左右运动驱动径向轴6的上下运动,从而促使径向轴6末端的扩张板7从内向外涨开,使之能够适合不同胎径的轮胎;待轮胎602的圆心与左盘3和右法兰盘4的圆心重合后,再通过充气孔、通气孔和气管向轮胎602充气以将轮胎602撑起;膨胀鼓装置和轮胎602在电机的驱动下一起转动,对胎面进行打磨和贴胶处理;轮胎602打磨和贴胶结束后,关闭进气阀,橡胶套9本身的收缩力将扩张板7与径向轴6组成整体压回原位,从而使锥度轴5移到原位,将轮胎602从膨胀鼓装置上卸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