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饲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小麦、小米、燕麦、苜蓿草粉、蜜糖豆皮、食盐、维生素D和中药添加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饲料含有中药添加剂,中药添加剂以清热杀菌、解毒凉血、顾护胃气为原则,与其他饲料原料配合使用,共同作用,不仅能够满足母羊的营养需求,还能够通过母羊的哺乳在预防和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具有见效快、不易产生抗药性、副作用少、不易复发、廉价、畜产品药物残留量低和有利于人畜安全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892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30641.8

  • 发明设计人 王艳;

    申请日2013-12-25

  • 分类号A23K1/18;A23K1/14;A23K1/1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青大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36: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12

    授权

    授权

  • 2014-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18 申请日:2013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羊饲料,特别涉及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力发展农户饲养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羊数量的大量增加,并且由于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为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羊大肠杆菌病时有发生。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在羔羊接触病羊、不卫生的环境、吸吮母羊不干净的乳头时,均可感染。少部分通过子宫内感染或经脐带和损伤的皮肤感染。羊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易造成发病;主要在冬春舍饲期间发生;经消化道感染。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分类上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无芽胞,具有周鞭毛,对碳水化合物发酵能力强。本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死亡,一般常用消毒剂均易将其杀死。致病性大肠杆菌与动物肠道内正常寄居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等方面没有差别,但抗原结构不同。致病性菌株一般能产生1种内毒素和1-2种肠毒素。内毒素能耐高热,100℃30分钟才被破坏。肠毒素有两种,一种不耐热(LT),有抗原性,分子量大,60℃经10分钟被破坏;另一种耐热(ST),无抗原性,分子量小,须60℃以上和较长时间才能被破坏。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和鞭毛抗原(H)3种主要抗原,另外,许多与腹泻有关的致病菌株带有菌毛抗原(也叫粘着素抗原或定居因子抗原)。根据抗原成分,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许多血清型,引起一种动物发病的大肠杆菌,常为一定的血清型,一个畜群如不由外地引进同种家畜,其病原性菌株常为一定的1-2种血清型。

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⑴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带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也有的病例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⑵下痢型。多发生于2-8日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状,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死亡,病死率15-17%。

西药特别是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病有容易产生耐药性、抑制胃肠有益微生物、打乱瘤胃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扰乱瘤胃内环境、造成严重的二重感染和顽固的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同时有在畜产品中残留量高、威胁人类食品安全等缺点。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见到由于大量长期使用抗菌素,特别是内服抗菌素,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和瘤胃蠕动减弱甚至停止,食欲、反刍完全废绝,很难再康复的病例。 

中兽医辩证认为,羔羊大肠杆菌病病病位在脾胃,涉及心、肝、肾,大肠、小肠等。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人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随着疾病的演化,疫毒太盛也可累及心、肝,病情迁延,也可穷及于肾。相对于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等抗生素等西药,中药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不易产生抗药性、廉价、不易复发、副作用少、畜产品药物残留量低、有利于人畜安全等优点。 因此选用中药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病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中兽医理论认为:“乳下婴儿有疾,必调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说明幼畜发病与其母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供给母羊营养饲料能够保证羊羔的营养需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中药添加剂母羊饲料,通过孕期母羊的喂养不仅满足母羊的营养需求,还能够通过乳汁的传输提高羊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预防和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方面具有见效快、不易产生抗药性、廉价、不易复发、副作用小、畜产品药物残留量低和有利于人畜安全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所述饲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小麦、小米、燕麦、苜蓿草粉、蜜糖豆皮、食盐、维生素D和中药添加剂。

所述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50-60重量份、小麦20-40重量份、小米30-50重量份、燕麦30-50重量份、苜蓿草粉20-30重量份、蜜糖豆皮10-30重量份、食盐5-7重量份、维生素D7-15重量份和中药添加剂3-18重量份。

所述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53-58重量份、小麦25-35重量份、小米35-42重量份、燕麦35-45重量份、苜蓿草粉22-30重量份、蜜糖豆皮15-25重量份、食盐5-7重量份、维生素D8-13重量份和中药添加剂5-15重量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连、白头翁、女儿茶、陈皮、赤芍、当归、决明子、大蒜、红景天、槟榔、金银花、秦皮、桂皮、地榆炭、枳实、杠板归、胡荽子、山楂、葛根、麦冬、马齿苋、甘草和锅粑。

所述中药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黄连10-30重量份、白头翁10-20重量份、女儿茶10-20重量份、陈皮10-20重量份、赤芍15-25重量份、当归10-20重量份、决明子10-15重量份、大蒜10-15重量份、红景天10-20重量份、槟榔10-15重量份、金银花10-15重量份、秦皮10-15重量份、桂皮15-20重量份、地榆炭10-20重量份、枳实10-20重量份、杠板归10-20重量份、胡荽子10-20重量份、山楂10-20重量份、葛根10-20重量份、麦冬10-20重量份、马齿苋10-20重量份、甘草10-20重量份和锅粑10-20重量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黄连15-25重量份、白头翁13-17重量份、女儿茶12-18重量份、陈皮13-18重量份、赤芍18-23重量份、当归13-16重量份、决明子12-15重量份、大蒜10-13重量份、红景天13-17重量份、槟榔12-15重量份、金银花10-13重量份、秦皮11-14重量份、桂皮16-19重量份、地榆炭13-17重量份、枳实13-17重量份、杠板归12-18重量份、胡荽子13-17重量份、山楂14-17重量份、葛根13-17重量份、麦冬12-17重量份、马齿苋12-16重量份、甘草15-20重量份和锅粑10-17重量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黄连23重量份、白头翁15重量份、女儿茶15重量份、陈皮16重量份、赤芍21重量份、当归14重量份、决明子13重量份、大蒜12重量份、红景天15重量份、槟榔13重量份、金银花12重量份、秦皮12重量份、桂皮17重量份、地榆炭15重量份、枳实15重量份、杠板归15重量份、胡荽子16重量份、山楂16重量份、葛根15重量份、麦冬14重量份、马齿苋14重量份、甘草18重量份和锅粑13重量份。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有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100目~20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在90℃~100℃的温度下,煎煮30分钟~1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第一步混合物质量1~3倍的水,在90℃~100℃的温度下,煎煮30分钟~1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

第三步,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获得干膏,将干膏放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保证进风温度在170℃~190℃,出风温度60℃~80℃,随后粉碎成200目~400目,获得中药添加剂粉末。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破碎步骤:按重量份数称取玉米、小麦、小米、燕麦、苜蓿草粉和蜜糖豆皮,投入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经过粉碎后过2.0mm筛;

(2)配料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食盐、维生素D和中药添加剂,与步骤(1)粉碎获得的细粉混合,投入混合机,混合均匀,混合时间为30-60s;

(3)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85℃,使其糊化度达到90%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饲料含有中药添加剂,中药添加剂以清热杀菌、解毒凉血、顾护胃气为原则,与其他饲料原料配合使用,共同作用,不仅能够满足母羊的营养需求,还能够通过母羊的哺乳在预防和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具有见效快、不易产生抗药性、副作用少、不易复发、廉价、畜产品药物残留量低和有利于人畜安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中兽医理论认为:“乳下婴儿有疾,必调治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说明幼畜发病与其母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供给母羊营养饲料能够保证羊羔的营养需求。羔羊大肠杆菌病病理因素有湿、热(或寒)、毒、食等,湿热疫毒之邪为多,寒湿之邪较少。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关,这是因邪从口而人,经胃脾而滞于肠之故。故《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人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随着疾病的演化,疫毒太盛也可累及心、肝,病情迁延,也可穷及于肾”,。此外,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湿、热、疫毒等病邪积滞于大肠,以致肠腑气机阻滞,津液再吸收障碍,肠道不能正常传导糟粕,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治疗原则为清热杀菌、解毒凉血、祛邪导滞、调和气血、顾护胃气。

基于上述中医理论原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中药添加剂的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黄连、白头翁、女儿茶、陈皮、赤芍、当归、决明子、大蒜、红景天、槟榔、金银花、秦皮、桂皮、地榆炭、枳实、杠板归、胡荽子、山楂、葛根、麦冬、马齿苋、甘草和锅粑。

其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特性为: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抗菌作用,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等于体外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等的生长。白头翁素对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作用此外,白头翁及其复方如白头翁汤对皮肤真菌、酵母菌、锥虫、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头翁素有较强的杀灭真菌作用。白头翁还对小白鼠流感病毒感染有轻度抑制作用,其水浸液可延长感染流感病毒PR8株小鼠的存活时间, 减轻肺部炎症。白头翁乙醇提取物有镇静、镇痛作用。

女儿茶:性凉,味涩微苦,无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治吐血,痔血,崩漏,月经不调,痢疾。①《贵州民间药物》:"清热,凉血。"②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捣绒敷疮毒。"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消积,活血通经。治食积,肝经积滞,月经不调,吐血,劳伤,咳嗽,气痛。"

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本草经疏》记载:决明子,其味咸平,《别录》益以苦甘微寒而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合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也。亦入胆肾。肝开窍于目,瞳子神光属肾,故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别录》兼疗唇口青。《本经》久服益精光者,益阴泄热、大补肝肾之气所致也。《本草述》记载:决明子、青葙子,虽曰其治目同功,然青葙子味,《本经》上云苦微寒,而决明子曰咸平,在《别录》又曰苦甘微寒,是固亦有别也。况嘉谟谓其除肝热,尤和肝气,其主治优于青葙。又先哲谓其和肝气不损元气者,二说岂尽无据欤。余治一十余岁童子,素有目疾已愈,又因衄血久而肝肾虚火俱动,致目赤左眼眦微痛,加减六味丸中入决明,不用青葙,而效甚速。

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解毒杀虫 , 消肿止痛,止泻止痢 ,治肺 , 驱虫, 此外 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 痢疾 泄泻, 肺痨 顿咳, 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防治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排毒清肠,预防肠胃疾病: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并可杀死因感染诱发糖尿病的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红景天: 甘、涩,寒。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止血,止带。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功效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槟榔水浸液(1:1)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的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的鞣质有关。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焮热肿痛者,以及其他皮肤感染,该物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有抗炎作用,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秦皮:主治清热燥湿、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用于热毒泻痢、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桂皮:味辛,温,无毒。入心、肝、脾、肾四经。功能主治: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①《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②《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③《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地榆炭:味苦、酸,凉,归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泻火敛疮的作用。地榆酸涩收敛,性凉清热,味苦沉降,直达下焦,治血热妄行之证,专清下焦血热,用于便血、尿血,崩漏诸证。苦凉泻火解毒,酸涩收敛生肌,故治疗痈肿疮毒,尤为烫伤之良药。

枳实: 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①对子宫的作用:用三个不同产地(四川、江西、湖南)的枳壳和枳实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呈抑制作用;对兔在体和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皆为兴奋。对兔子宫瘘亦证明能使子宫收缩有力,张力增加,甚至出现强直收缩。枳壳酊和枳壳流浸膏,对兔子宫(在体和离体)也有兴奋作用;对小鼠子宫(离体)则抑制。自香圆枳壳和枸橘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样物质,对兔离体子宫也有一定收缩作用,尤以垂体后叶素兴奋过的子宫肌更显着:除去生物碱的部分,对兔离体子宫却有松弛作用,经垂体后叶素兴奋后,子宫的弛缓作用更明显。从枳实果皮中分离出的Cirantin,能抑制卵巢周围透明质酸酶的活性,这可能与其避孕作用有关(阻止受精)。②对肠管的影响: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壳和枳实,对小鼠和兔的离体肠管皆呈抑制;兔在体肠管多数为抑制,少数无变化。枳壳酊及其流浸膏,对小鼠(离体)、兔(在体和离体)肠管均抑制。高浓度(1:1000)对离体兔、豚鼠小肠均呈抑制,且能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之作用;低浓度(1:10000)则在短暂抑制后,可呈现兴奋作用,振幅加大,频率加快。麻醉犬的在位肠,用煎剂也有明显抑制;但对胃肠造瘘的犬,则呈一定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有力。③对心、血管的作用:对蟾蜍离体心是小量兴奋,大量抑制。枳壳和枳实水煎液,枳壳酊与流浸膏皆如此。用枳壳煎液或醇提液给犬静脉注射,可致显著升压作用。三个不同产地的枳壳和枫实煎液,用蟾蜍全身血管灌溉法证明,有轻度收缩血管的作用;对麻醉犬,有显著而迅速的升压作用,它没有肾上腺素升压时引起的"呼吸抑制"、"后降压"现象,心率亦无明显增快。升压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㈠兴奋α受体,致部分器官血管收缩(苯胺唑啉可将"升压"翻转为"降压"反应);㈡心肌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灌流及心肺制备)。利血平化后,枳实的升压作用更加显著。对麻醉狗枳实有非常显著的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气泡流量计,冠脉流量可增加289.4%),脑、肾血流量亦平均增加86.4%及64.5%,与去甲肾上脓素有显著不同;股动脉血流量则有减少,心肌耗氧量略有增加,但不明显,与冠脉流量的显著增加不相平行。在犬及豚鼠的心电图试验中,大剂量枳实引起的心律紊乱(室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并不严重,根据以上作用特点,有人建议可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自香圆枳壳和枸橘中分离的生物碱亦能使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有短暂增强,尤其当垂体后叶素作用后更明显。④其他作用:柑橙属植物粘胶质能使大鼠(用含胆甾醇的饲料喂养)的血清及肝中胆甾醇含量降低。枳实的醇浸液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27Rv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浓度为1:1000。其水煎剂对豚鼠灾气管无影响。有人报告,柑柚属的果汁能促进(面包)酵母菌之发酵速度,煮沸后活性并不下降,故非酶成分橘汁主要之医疗用途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并含相当量的维生素A、B,皮则不含维生素C,而富于维生素A,味苦,可健胃。小儿如服入大量果皮,可致中毒(腹痛、痉挛)。

杠板归: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外用治带状疱疹,湿疹,痈疖肿毒,蛇咬伤。

胡荽子:辛酸,平,无毒。"功能主治:透疹,健胃。治痘疹透发不畅,饮食乏味,痢疾,痔疮。①《千金·食治》:"消谷,能复食味。"②《本草拾遗》:"主小儿秃疮,油煎敷之。亦主虫毒、五野鸡病及食肉中毒下血,煮令子拆,服汁。"③《纲目》:"发痘疹,杀鱼腥。"④《分类草药性》:"治小儿痘疹不出,辟四时不正之气,发表散寒,治鼻塞不通。"干燥成熟之果实为弱的芳香剂,一般可与其他药合用作矫味剂。也能增进胃肠腺体分泌,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所含挥发油具有某些抗真菌作用。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葛根:性味甘辛,平;归入脾、胃经。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的功效。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据《本草纲目》、 《中药大辞典》、 《功能性食品》等权威资料著述,葛根及其制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减肥、通便、预防老年性痴呆,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良效。

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名医别录》记载: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烦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本草新编》记载:麦门冬,泻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热邪,补心气之劳伤,止血家之呕吐,益精强阴,解烦止渴,美颜色,悦肌肤,退虚热,解肺燥,定咳嗽,真可持之为君而又可借之为臣使也。但世人未知麦冬之妙用,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为可惜也。不知麦冬必须多用,力量始大,盖火伏于肺中,烁干内液,不用麦冬之多,则火不能制矣;热炽于胃中,熬尽其阴,不用麦冬之多,则火不能息矣。更有膀胱之火,上逆于心胸,小便点滴不能出,人以为小便火闭,由于膀胱之热也,用通水之药不效,用降火之剂不效,此又何用乎?盖膀胱之气,必得上焦清肃之令行,而火乃下降,而水乃下通。夫上焦清肃之令禀于肺也,肺气热,则肺清肃之令不行,而膀胱火闭,水亦闭矣。故欲通膀胱者,必须清肺金之气,清肺之药甚多,皆有损无益,终不若麦冬清中有补,能泻膀胱之火,而又不损膀胱之气,然而少用之,亦不能成功,盖麦冬气味平寒,必多用之而始有济也。

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适用于痢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真菌性皮肤病,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开宝重定新本草》:“马齿苋,服之长年不白。”《本草经疏》:“长年不白,总言其凉血益血,疾去身轻之功耳。”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甘草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的作用。

锅粑:甘、淡,平。功能主治:厚肠胃,助消化。

 实施例1 散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用中药添加剂,由以下原料药材组成:

黄连23重量份、白头翁15重量份、女儿茶15重量份、陈皮16重量份、赤芍21重量份、当归14重量份、决明子13重量份、大蒜12重量份、红景天15重量份、槟榔13重量份、金银花12重量份、秦皮12重量份、桂皮17重量份、地榆炭15重量份、枳实15重量份、杠板归15重量份、胡荽子16重量份、山楂16重量份、葛根15重量份、麦冬14重量份、马齿苋14重量份、甘草18重量份和锅粑13重量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用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药物的剂型为散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有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15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在95℃的温度下,煎煮40分钟,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第一步混合物质量2倍的水,在95℃的温度下,煎煮40分钟,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

第三步,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获得干膏,将干膏放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保证进风温度在180℃,出风温度70℃,随后粉碎成300目,获得药物粉末。

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的散剂的水溶液,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 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 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 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 生药/kg)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药物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实施例2 饲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56重量份、小麦31重量份、小米39重量份、燕麦39重量份、苜蓿草粉26重量份、蜜糖豆皮20重量份、食盐6重量份、维生素D8重量份和中药添加剂10重量份。

其中,中药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组成:黄连15重量份、白头翁13重量份、女儿茶18重量份、陈皮18重量份、赤芍18重量份、当归13重量份、决明子12重量份、大蒜10重量份、红景天17重量份、槟榔12重量份、金银花13重量份、秦皮14重量份、桂皮19重量份、地榆炭17重量份、枳实13重量份、杠板归18重量份、胡荽子17重量份、山楂17重量份、葛根17重量份、麦冬12重量份、马齿苋12重量份、甘草15重量份和锅粑17重量份。

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有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15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在95℃的温度下,煎煮40分钟,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和滤渣;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第一步混合物质量2倍的水,在95℃的温度下,煎煮40分钟,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

第三步,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获得干膏,将干膏放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保证进风温度在180℃,出风温度70℃,随后粉碎成300目,获得药物粉末。

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破碎步骤:按重量份数称取玉米、小麦、小米、燕麦、苜蓿草粉和蜜糖豆皮,投入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经过粉碎后过2.0mm筛;

(2)配料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食盐、维生素D和中药添加剂,与步骤(1)粉碎获得的细粉混合,投入混合机,混合均匀,混合时间为30-60s;

(3)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85℃,使其糊化度达到90%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饲料根据传统饲喂方式喂养母羊,喂养时间为:临产前1个月至产后3个月期间。

 实施例3 注射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的药物,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连15重量份、白头翁13重量份、女儿茶18重量份、陈皮18重量份、赤芍18重量份、当归13重量份、决明子12重量份、大蒜10重量份、红景天17重量份、槟榔12重量份、金银花13重量份、秦皮14重量份、桂皮19重量份、地榆炭17重量份、枳实13重量份、杠板归18重量份、胡荽子17重量份、山楂17重量份、葛根17重量份、麦冬12重量份、马齿苋12重量份、甘草15重量份和锅粑17重量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药物的剂型为注射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有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5小时,加入的水质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3倍,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糖浆状,加醇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加入的乙醇含量是第一步的混合物质量的2倍,静置18小时后,离心过滤,滤液用45%的NaOH调整至滤液pH7;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滤液,加1%活性炭煮沸20分钟,过滤,脱碳,加注射用水,使注射液的生药浓度为    3g/ml,灌装于500ml盐水瓶内灭菌2小时,冷冻数天后,过滤。

 临床试验

1.1供试材料

1.1.1供试动物

在山东省某养羊场,随机挑选150只孕期母羊,作为试验动物。

1.1.2供试菌株

新疆某养羊场发现三十多只3日龄羔羊出现不同的症状,并有死亡现象,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2℃,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四肢僵硬,运动不协调,食欲不振,发抖,口吐泡沫。经剖检病死羔羊,发现胃、小肠、大肠内容物呈灰黄色,粘膜充血,肠系膜肿大充血,盲肠膨气,淋巴结肿胀,肾皮质充血。经确诊为羔羊大肠杆菌病。微生物检验取检病料组织分别涂片,将分离的大肠杆菌攻毒两只健康羔羊,与48小时内出现大肠杆菌病症状,确定死亡羔羊为大肠杆菌病致死。将分离的大肠杆菌作为供试菌株。

1.1.3供试药品及饲料

实施例1的散剂;实施例2的饲料;传统药物: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传统饲料,其中,传统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玉米62%、麸皮12%、豆粕8%、棉粕12%、石粉1.8%、磷酸氢钙1.2%、尿素1%、食盐1%和预混料1%。

1.2试验方法

1.2.1产前饲喂方法

将母羊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只母羊,分别饲喂本发明实施例2的饲料(母羊实验组)和传统饲料(母羊对照组1和2),从临产前一个月开始,产后3个月为止。其中,母羊实验组的母羊生产了119只羔羊,母羊对照组1生产了117只羔羊,母羊对照组2生产了118只羔羊。

1.2.2接种试验

在母羊实验组、母羊对照组1和2的羔羊中分别随机挑选100只羔羊作为试验羔羊,将培养的大肠杆菌分别静脉注射300只供试羔羊。

1.2.3实验分组

将母羊实验组的100只羔羊作为实施例组2、母羊对照组1的羔羊作为实施例组1、母羊对照组2的羔羊作为对照组。

1.2.4试验方法

感染后出现大肠杆菌病的羔羊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其中,实施例组1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进行治疗,将散剂按照1:4的重量百分比溶解在水中灌服,每天两次,每天灌服5g散剂,连续使用3-7天;实施例组2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羔羊不进行特殊治疗,羔羊所属的母羊继续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饲料喂养,观察感染后3-7天的症状变化;对照组使用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连续使用3-7天。

1.2.4观察记录

感染后观察各组羔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记录感染后死亡数、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效果。

2结果

2.1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3天后,患病羔羊体温、精神和食欲均恢复正常,无腹泻症状, 判为治愈; 

有效:治疗3-5天后,患病羔羊体温、精神和食欲基本恢复正常,不腹泻,或虽有腹泻但粪便基本成形,判为有效; 

无效:患病羔羊症状未消失或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判为无效。

其中,有效率为治愈和有效的百分比之和。

2.2发病数量及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对羔羊大肠杆菌并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有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实施例2的饲料对羔羊大肠杆菌效果也很明显;在随后的长期观察中发现,实施例组1和实施例组2治愈的羔羊再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羔羊。而且,实验前后,母羊实验组和母羊对照组的母羊身体状况良好,母羊实验组的母羊保持相对较好的水平。

2.3感染后症状与剖检结果

感染后,患病羔羊的症状为: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有些羔羊在感染后24-36小时内死亡。

具体病例

病例1

李某自养的母羊共生产羔羊11只羔羊,出生4周龄后发现,羔羊出现不同程度的如下症状:体温升高至41℃,精神沉郁,三只羔羊出现腹泻症状,运动不协调,诊断为羔羊大肠杆菌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治疗,将散剂按照1:4的重量百分比溶解在水中灌服,每天两次,每天灌服5g散剂,连续使用3天,羔羊均恢复正常。

病例2

某养羊场2012年8月3号为止,共有2-8日龄的羔羊72只出现不同程度的如下症状: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两只羔羊死亡,经解剖发现,死亡羔羊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液体或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很多小出血点。诊断为羔羊大肠杆菌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注射剂治疗,静脉注射,每次2ml,每天一次,连续使用3天,57只羔羊恢复正常,13只羔羊继续治疗2两天,也均恢复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