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及方法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n个出版节点和m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构成。本发明将数字拼版/打样/RIP等版式电子文件的印前处理环节集中放置在出版节点或者中心节点完成,大幅降低印刷节点的成本,为在互联网范围内建成广泛而密集的共享印刷网点用以满足按需异地印刷且就近配送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中心节点的设立有利于版权保护以及国家版权管理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版权管理及出版内容监控。本发明系统及方法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和快速地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1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印刷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91226.8

  • 申请日2012-03-30

  • 分类号G06F21/62;H04L29/06;H04L29/08;

  • 代理机构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昕

  •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兴华北路2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48: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0

    授权

    授权

  • 2013-10-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21/62 申请日:2012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 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出版领域虽然有远程传版系统及方法,但仅仅是基于点对点的模式, 如图1所示,出版单位将版式文件经信息隐藏和防篡改处理、版式文件(或称 版面文件)分析、打包和加密处理并做成版式文件后通过宽带或卫星传送到内 定的印刷厂或代印点,印刷厂或代印点再经过数字拼版/打样/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光栅图像处理器)等处理环节将版式文件转换为便于印刷 的点阵版式文件之后再印刷出版。这类点对点的传版模式中,出版社与印刷 厂之间一般采取传输PS((PostScript文件,是一种基于页描述语言的文件)) 或者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文件,便携格式文件)格式文件,如图 2所示,印刷厂或代印点收到上述PS或者PD F格式的版式文件后仍需通过数 字拼板/RIP等环节将版式文件转换成点阵格式文件,如:1bit-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图像文件格式)文件,然后进行CTP(计算机直接制版) 制版及上印刷机。这类模式的弊端之一是难以防范盗版侵权等事件的发生, 出版单位向印刷厂传输版式文件,印刷厂保留的是来自出版单位的数字文档, 出版单位对传输过去的版式电子文件的版权具有不可控性,同时也不利于国 家版权管理部门集中统一进行版权管理以及出版内容的集中监管;这类模式 的另一弊端是:每个印刷厂或代印点均需要配备较多昂贵设备和人力,出版 单位各自固定的印刷点互不通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且由于成本高, 仅凭某一个出版单位的力量难以在互联网范围内广泛而密集地设立印刷厂或 代印点,使得按需异地印刷难以实现。在报业出版领域中,由于对时效性要 求很高、对报纸版权管理要求不高以及对按需印刷要求不迫切的特点,上述 点对点的远程传版模式在报业出版领域应用较广而且较早。但是对于图书出 版等对版权保护要求高,按需异地出版印刷需求迫切的领域,上述点对点的 远程传版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我国知识产权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集团等单位相继通过网 络开展了按需出版业务,其系统模式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想要 印刷的内容,由固定地点进行印刷,然后对印刷品以物流配送的形式送到用 户手上。这种模式虽然满足了用户下订单的方便,但是仍旧同现有点对点的 远程传版技术模式无本质区别,不能根本解决版式电子文件的版权保护、以 及改变印刷品远程物流配送的缺点,还称不上完全的“绿色”印刷出版。

随着全球对版权问题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出版印刷行业,“尊 重版权”、“绿色印刷”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追求,淘汰成本高、效率低 的传统图书出版印刷方式、改变现有的远程传版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成 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和方法,实 现出版单位与印刷厂或代印点之间“一次接入,多点互联”,并大幅降低印 刷节点的成本,为在互联网范围内建成广泛而密集的共享印刷网点用以满足 按需异地印刷且就近配送提供技术保证。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和方法, 以实现版式电子文件的安全远程传输。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和方法, 以实现版式电子文件的快速远程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 程传版系统,由n(n>1)个出版节点和m(m>1)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 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其中,所述出版节点用于向中心节点传输待出版的版 式文件,所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管理和处理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并 根据请求向印刷节点提供版式电子文件;所述印刷节点用于从中心节点接收 及印刷装订上述的版式电子文件。

所述出版节点包括——

版式文件制作设备:用于编辑,排版,将待出版内容制成便于传输的PS 或者PD F格式的版式文件;

传版软件客户端(也可简称为客户端或用户):用于向中心节点发送PS 或者PDF格式的版式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 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中心节点包括:

Web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登录、验证、印刷内容上传、印刷内容选择、 订单确定以及向用户提供基于用户电脑屏幕分辨率的以彩色视屏显示为最终 结果的软打样确认;

后台管理及数据库:用于文档管理、订单处理、工艺与模板管理、生 产过程管理以及用于管理印刷节点设备指标、打样和色彩修正指标、待出版 内容摘要数据、用户注册信息和各终端的接入信息;

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用于印刷前版式电子文件的处理,将接收到 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处理成适宜印刷的点阵格式文件;

传版软件局端(也可简称为局端):用于接受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 及向印刷节点发送上述点阵格式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 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 等操作;

所述印刷节点包括——

传版软件客户端:用于接收来自中心节点的点阵格式文件,包括对数据 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 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喷墨印刷设备及装订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传版软件局端包括——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安全级别设置、 发送接收端的信息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收发内容管理、连接状态管理、日 志管理等;

安全算法模块: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数 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用于轮巡客户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

密钥管理模块:用于生成本次会话密钥;

文件操作模块: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传版软件客户端包括——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

安全算法模块: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 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

文件操作模块: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与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 之间、出版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与版式电子文件制作设备之间、印刷节点 的传版软件客户端与印刷设备之间,分别通过指定文件夹实现相互间数据传 输的接口。

进一步地,还有多个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与中心节点相连,网络用户向 中心节点订购所需出版内容的订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n(n>1)个出版节点和m(m>1)印刷节点通过互联网在中心节点注册及 登录;

所述出版节点将待出版内容制作成便于传输的版式文件后,通过互联网 向中心节点传输上述版式文件;

所述中心节点接收、管理和处理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并根据请求 向印刷节点提供版式电子文件;

所述印刷节点从中心节点接收上述版式电子文件,并依次对文件进行印 刷及装订。

本发明在所述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还包括以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的子步骤:

用户界面操作: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安全级别设置、 发送接收端的信息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收发内容管理、连接状态管理、日 志管理;

安全算法操作:对欲传输的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 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操作:轮巡客户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操作: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

密钥管理操作:生成本次会话密钥;

文件操作: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操作: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操作: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在所述出版节点和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对应包括以下子步骤:

用户界面操作: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安全级别设置、 发送接收端的信息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收发内容管理、连接状态管理、日 志管理;

安全算法操作: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 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操作: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操作: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

文件操作: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操作: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操作: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所有出版节点和印刷节点分别通 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将现有技术中数字拼版/打样/RIP等版式电子 文件印前处理环节集中放置在出版节点或者中心节点完成。其优势在于:一 方面,集成现有的喷墨印刷单位,使其成为全系统内便于通用的印刷节点, 另一方面,由于大幅降低新建印刷节点的成本,为在互联网范围内建成广泛 而密度适度的共享喷墨印刷网点以满足按需异地印刷且就近配送提供了技术 保证。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了提出在中心节点与出版节点及印刷节点之间进行 安全远程传版的模式,包括针对点对点的OFTP(the Odette File Transfer Protocol,Odette组织定义的文件传输协议)文件安全传输协议改进成支持 “点对多点”的文件安全传输协议。有利于版权所有者的版权保护以及国家 版权管理部门进行版权集中统一管理及出版内容的集中监控,实现对传输版 式电子文件版权的可控性,从源头上防止盗版事件发生。

进一步地,本发明为保证通过互联网传输点阵版面文件的速度,在对版 式电子文件进行分片处理的基础上,由多线程方式进行并发传版,从而使得 本发明远程传版速度达到或高于现有的远程传版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点对点”模式远程传版系统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模式传输版式文件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系统的印刷节点内部接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构成原理框图;

图8是本发明出版节点和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构成原理框图

图9是本发明传版软件局端及客户端的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构成及工作 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管理调度线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基于中心节点模式远程传版方法的较佳步骤 示意;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仅以文件加密等级为例传版软件局端与客 户端之间远程传版工作流程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仅以文件加密等级为例传版软件局端与客 户端之间远程传版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 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 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 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3是本发明系统构成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 远程传版系统,该系统由n(n>1)个出版节点10和m(m>1)个印刷节点20分 别通过互联网40与一个中心节点30相连构成,其中,所述出版节点用于向中心 节点传输需要出版的版式文件,出版节点可以是图书出版社、杂志社等;所 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管理和处理出版节点传输的版式文件,并根据请求向 印刷节点提供版式电子文件,所述的版式电子文件为点阵格式的文件,中心节 点可以是具有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或其它有资格的机构等;所述印刷节点用 于从中心节点接收上述点阵格式的版式电子文件文件,印刷节点可以是印刷 厂或代印点等。上述的传版软件局端和传版软件客户端均安装有本端的私钥 证书和对端的公钥证书,所述的私钥证书及公钥证书可由数字证书管理机构 颁发,例如CFCA颁发的数字证书,这种数字证书有两种形态:以U盘存放方 式的私钥证书和pfx格式的公钥证书,因而每个客户端都可以具有局端的公钥 证书和客户端自己的私钥证书。客户端在使用时需要插入装载有个人私钥证 书的U盘。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手动导入服务器公钥证书(pfx格式的一个文 件,直接用鼠标点击即可安装)。服务器公钥证书的更新维护由线下人工完 成。传版软件局端在使用时也需要插上装载有局端私钥证书的U盘,同时, 每增加一个客户端,都需要把该客户端的公钥证书(pfx文件)导入到局端, 局端导入客户端公钥证书只包含该客户端的数字证书的公钥内容,对应的私 钥信息由客户端通过U盘保管。

如图3,所述每个出版节点10包括版式文件制作设备11和传版软件客 户端12;所述中心节点30包括Web门户网站31、后台管理及数据库32、 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33以及传版软件局端34;所述每个印刷节点20 包括传版软件客户端21、印刷及装订设备22。

所述中心节点、出版节点及印刷节点内部可自建企业内部网络,各节点 与互联网之间可采取设置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方法,它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61:n(n>1)个出版节点和m(m>1)印刷节点通过互联网在中心节 点注册及登录;

步骤62:所述出版节点将欲出版内容制作成便于传输的版式文件后,通 过互联网向中心节点传输上述版式文件,所述版式文件可以是PS或者PDF 格式的版式文件;

步骤63:所述中心节点获取上述版式文件,依次对版式文件进行版式电 子文件印前处理后,得到点阵格式的版式电子文件,并通过互联网向印刷节点 传输上述点阵格式文件;

步骤64:所述印刷节点获取上述点阵格式文件后,依次对文件进行印刷、 装订。

本发明第一实施系统及方法如下:

如图5是本发明系统第一实施例组成示意图,该实施例可实现按照网络 客户所指定印刷品的需求量进行印刷,并就近印刷配送。该系统由n(n>1) 个出版节点10、m(m>1)个印刷节点20以及一或多个网络用户50分别通过 互联网40与一个中心节点30相连构成。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出版节点包括10:

版式文件制作设备11:包括编辑设备111、排版设备112,该模块将待 出版内容制成版式文件,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设备组成;

传版软件客户端12;可配置私网I P地址,传版软件客户端12用于向中 心节点发送制作完成的版式文件(PS或者PDF格式的版式文件),包括对 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 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中心节点30包括:

Web门户网站31:为用户提供登录、验证、印刷内容上传、印刷内容选 择、订单确定以及向用户提供基于用户电脑屏幕分辨率的以彩色视屏显示为 最终结果的软打样确认,所述用户可以是出版节点及印刷节点等客户端用户, 也可以是欲订购出版内容的网络用户等;

后台管理及数据库32:用于文档管理、订单处理、工艺与模板管理、生 产过程管理以及用于管理印刷节点设备指标、打样和色彩修正指标、待出版 内容摘要数据、用户注册信息和各终端的接入信息;

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33:可由数字拼版设备331、打样设备333 以及RIP处理设备332组成,用于将版式文件处理成可适宜印刷的版式电子 文件,例如将版式文件处理后得到点阵格式(1bit-TIFF格式、BMP格式或 者对应的JD F格式)的文件,所述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可直接采用现 有技术设备,例如方正雕龙CTP系统,完成上述数字拼版、打样以及RIP处理 等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的工艺环节;

传版软件局端34:可配置公网IP地址,传版软件局端34用于接受来自 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PS或者PD F格式的版式文件)及向印刷节点发送版 式电子文件(1bit-TIFF格式、BMP格式或者对应的JD F格式),包括对数据 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 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印刷节点20包括:

传版软件客户端21:可配置私网IP地址,传版软件客户端21用于接收 来自中心节点的版式电子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 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印刷及装订设备22包括喷墨印刷设备221及印后装订设备222。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 户端21与喷墨印刷设备221之间,通过指定文件夹211,例如热文件夹, 实现相互数据传输的接口,所述的热文件夹为企业内部网络中的一个共享文 件夹,在印刷节点,传版软件客户端有文件需要发送给喷墨印刷设备部分时, 直接将该文件发送至指定文件夹中,喷墨印刷设备部分的接口驱动软件模块 会定期查询该指定文件夹,发现有指定类型的文件,则读取并进行下一步的 喷墨印刷处理;同样地,在中心节点传版软件局端与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 设备之间,亦为通过上述指定文件夹实现相互数据传输的接口,例如可由其 中的数字拼版模块执行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的功能,或者手工拼版时由人工 直接从指定文件夹中提取相应的内容文件;同样地,在出版节点,亦通过上 述指定文件夹实现相互间数据传输的接口,例如可由传版软件客户端执行定 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的功能。

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节点传版软件局端由以下模 块构成:

用户界面模块331: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

安全算法模块338: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 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332: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333: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包括X509证书认证, 认证成功后通过密钥管理模块进行本次会话密钥的生成;

密钥管理模块334:用于生成本次会话密钥;

文件操作模块335:用于完成点阵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包 括文件分片、分片偏移量计算等;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336:用于多线程传输点阵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 调度。为了实现快速传版,本发明在针对点阵版式电子文件进行分片处理的 基础上,由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通过过程中的多线程传输方式进行并发传版;

网络通信模块337:用于多线程传输点阵版式电子文件,在具体的数据 包传输过程中,由网络通信模块实现点对多点的Socket(套接字)通信,并 且实现断点重传功能。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版节点与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 客户端可由以下模块构成:

用户界面模块121: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

安全算法模块127: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 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122: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123: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包括X509证书认证, 接收局端软件的会话密钥等;

文件操作模块124: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125:用于多线程传输点阵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 调度;

网络通信模块126: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传版软件局端与客户端互为对应匹配,与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软件 相比,传版软件客户端仅仅少了密钥管理模块,因为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会 话密钥的生成管理由局端产生,客户端被动地接收局端的会话密钥即可。

上述的传版软件局端和传版软件客户端都采用多通信线程并发传输的方 式,在局端或每一客户端由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负责管理一个通信线程池, 传版软件局端针对每个客户端采用一个通信线程池,局端的所有通信线程工 作流程完全相同。传版软件具有局端和客户端之间双方传送的功能,即局端 能够向客户端发送文件,客户端也能够向局端发送文件。本实施例中,只存 在自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向客户端发送文件的方式。图7和图8中所示 的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其构成如图9所示,所述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包括以 下步骤:

接收监听线程操作3361:通过轮巡热文件接收来自对端的连接请求;

用户界面操作3362: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安全级别 设置、发送接收端的信息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收发内容管理、连接状态管 理、日志管理;

管理调度线程操作3363:用于管理一个通信线程池;

通信线程池3364用于向对端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操作。

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中的管理调度线程操作 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判断传输文件是否需要分片,如是则,

向接收端发送文件分片协商消息,如允许则,

对文件进行分片,并且发送分片数量及偏移量;

接收端管理调度线程根据分片数量,从通信线程池分配相应数量的线程, 并向发送端告知线程编号;

发送端根据线程编号,分别向对应的通信线程发起连接,并发地进行文 件片传输;

接收端在收到各个文件分片后,根据文件分配偏移量进行文件重组,通 过与发送端交互确认以确保文件接收完整。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方法 的较佳步骤示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出版节点注册:出版节点部署了传版软件客户端后,中心节点需要为 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ID),同时在该客户端软件中配置中心节点传版软 件局端的公网IP地址。出版节点注册当时或者以后过程中,应向中心节点提 供该出版节点可以提供出版的数字资源内容摘要,以作为用户通过网络进行 内容筛选的依据。

②印刷节点注册:印刷节点部署了传版软件客户端后,中心节点需要为 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ID),同时在该客户端软件中配置中心节点传版软 件局端的公网IP地址。印刷节点注册后,应实时向中心节点提供该节点印刷 设备的参数指标、打样及色彩管理的实时性线性化修正指标,以作为中心节 点在进行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例如RIP环节时进行线性化处理的修正依 据。

③网络用户注册:网络用户注册与一般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注册一致, 可以考虑网络支付或者货到付款等不同模式。

④用户登录:与一般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登录方法一样。

⑤出版内容选择:网络用户登录到中心节点的Web门户网站后,到印 刷内容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定义出版内容;也可以选择出版社的数字内容 出版,即从Web网站上,根据各个出版社提交到的数字内容摘要进行内容 选择。如果选择的是“选择出版社的数字内容出版”,则到步骤⑥;如果选 择的是“自定义出版内容”,则到步骤⑨。

⑥出版社编辑排版:网络用户选择相应出版社的指定数字内容后,中心 节点通知该出版社,相应出版社以现有方式启动对应内容的编辑、排版工作。

⑦传版预处理:出版社以现有方式完成编辑排版后,将完成的版式文件 以约定的命名规则放置到指定的指定文件夹中,所述的版式文件可以是PS 文件、PDF文件或者对应的JDF文件。由传版软件客户端获取该文件后, 进行远程传版前的预处理工作。预处理工作包括压缩、加密和数字签名等。

⑧远程传版接收:部署在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接收到上述版式文件 (PS文件、PDF文件或者对应的JDF文件)后,依次对文件进行数字签名验 证、解密和解压缩处理。远程传版过程中可以采取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等 的基于互联网的快速传递方法,传输协议遵循“点对多点”的OFTP传输协 议。

⑨文档上传:如果网络用户在“出版内容选择”界面选择的是“自定义 出版内容”,则用户可以向Web门户界面上传自己想印刷的版面内容,并 且可以直接在Web界面上编辑、排版对应的数字内容。

⑩~数字拼版及软打样:中心节点依次对上述版式文件进行后台管 理和数据存储,并进行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得到点阵格式文件,所述版式 电子文件印前处理,包括进行数字拼版及软打样的处理等,此步骤可采用现有 技术中印前数字流程管理系统中的技术和步骤,打样环节采取根据用户正在 使用的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为依据,进行的以彩色屏幕显示效果为最终依据 的软打样。

软打样确认:彩色屏幕软打样出来后,中心节点通过Web向用户提 供样件,用户在线进行现场确认;如果确认通过则进入第步RIP环节; 如果确认不通过,需要返工,则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布返工至“出版社编辑 排版”、“数字拼版”或者“文档上传”等步骤。

RIP处理:RIP环节的技术处理与现有印前数字流程管理系统中的 RIP处理技术相同,包括加网处理工艺。在进行RI P处理前,后台管理系统 根据用户指定的送货地点,以物理位置就近的原则,选择对应的印刷厂/代印 点作为本次印刷的印刷点。

RIP环节所需要的打印机的分辨率数据由对应印刷厂/代印点注册时提 供,在RIP执行前的色彩及网点线性化修正环节,系统从对应印刷厂/代印点 实时上传更新的修正数据中读取相应的参数进行校正。

传版预处理:中心节点在对版式文件进行RIP处理后,得到点阵格式 文件,例如1bit-TIFF格式、BMP格式或者对应的JD F格式的文件,并按照 约定的规则对文件进行命名后放置到指定的文件夹中,例如放入热文件夹中。

传版软件局端从指定文件夹中获取指定的点阵格式文件(1bit-TIFF格式、 BMP格式或者JDF格式的文件),并进行远程传版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 的内容包括使用权限设置、压缩、加密和数字签名。

远程传版接收:部署在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接收到上述点阵 格式的电子版式电子文件文件后,依次对文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解密和解 压缩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文件放置到指定文件夹中,由喷墨印刷设备接口 驱动软件定期轮巡读取指定文件夹。远程传版过程中可以采取断点续传、多 线程传输的基于互联网的快速传递功能,传输协议遵循“点对多点”的OFTP 传输协议。

喷墨印刷

印后装订成册和印刷品就近物流配送

如图12和图13所示,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仅以文件加密等级为例传 版软件局端与客户端之间安全远程传版的工作流程及文件传输过程的示意图。 包括以下步骤:

客户端认证:客户端将身份ID和证书ID发给局端请求认证,局端认证 后回复确认通过,未通过认证关闭连接;

客户端向局端传送文件:客户端向局端以会话密钥进行文件加解密处理, 如果客户端有待发送文件,则客户端请求传送文件,局端接受文件传输,并 随机产生会话密钥,而且用客户端的公钥非对称加密后发给客户端,客户端 收到会话密钥的密文后,用自己的私钥非对称解密,得到会话密钥的明文, 在本次连接过程中,双方用此会话密钥进行文件对称加解密处理,即客户端 对文件进行分块后,用此密钥加密文件块,并在加密后的文件块上用个人私 钥进行签名,并将该签名信息随同加密文件一块发送给局端,局端接收到带 有个人签名的信息后,先使用客户端公钥进行签名验证处理,而后对文件块 用会话密钥进行对称解密,两个过程正常结束表明成功接收到一个文件块, 局端每收到一个文件后,需要向客户端发送带有自己签名信息的文件接收收 条信息,在客户端将所有文件传送给局端后进入以下阶段;

局端向客户端发送文件:局端向客户端以会话密钥进行文件加解密处理。 客户端请求局端发送文件,服务器如果有待发送文件,则使用会话密钥加密 数据,对数据进行签名后发往客户端,过程和方法如上述客户端向局端传送 文件步骤,客户端收到局端发送过来带签名信息的文件后,也需要向局端回 复带有自己签名信息的收条;

文件传输结束,销毁会话密钥;

如果传输过程中传输中断,客户端将重新连接,并重复上述步骤。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方式是,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该 系统由n个出版节点和m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构 成。其中,中心节点包括传版软件局端、版式电子文件储存和管理设备以及 Web门户网站;出版节点包括版式文件制作设备、后台管理及数据库、版式 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和传版软件客户端;印刷节点包括传版软件客户端和 印刷及装订设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实施例二的出版节点承担了从编辑、排 版到印前点阵格式的版式电子文件制作,由出版节点直接上传点阵格式文件 至中心节点,中心节点用于存储及管理版式电子文件、接收及管理订单、向 印刷节点转发点阵版式文件等管理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设备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模块都是逻辑模块, 在物理上,一个逻辑模块可以是一个物理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物理模块的一 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模块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模块本身的物理实现方 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模块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是才解决本发明所提 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发明上述各设 备实施方式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模块引 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方式并不存在其它的模块。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 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 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