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人工栽培雪莲的方法

人工栽培雪莲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栽培雪莲的方法,主要通过基地选择、摆放伴生基质、播种、定苗、灌溉等过程实现,本发明通过人工栽培,可以实现雪莲的大区域栽培,由于采用高仿生栽培模式,所栽培的雪莲与原生或野生材质非常接近,因此可以作为原生或野生材质的替代品,为医药市场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药物资源,对保护雪莲野生资源,维护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147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雪莲维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74257.1

  • 发明设计人 李晓瑾;朱军;饶峰;曹银禄;罗萍;

    申请日2013-07-02

  • 分类号A01G1/00;

  • 代理机构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伯勤

  •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421号天隆大厦4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2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1-28

    授权

    授权

  • 2013-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3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栽培雪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系菊科风毛菊属(Saussurea DC.) 多年生草本植物,收载于历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分布于天山及阿尔泰山山脉,是为新疆特有珍稀药用植物。具有通经活血、暖宫散瘀、散寒除湿和强筋助阳等功能,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闭经等疾病,其医药产品及保健品疗效十分显著,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原材料价格逐年攀升。

雪莲生长在海拔1800m以上雪线附近,生存环境严酷,生长周期长,资源的自然修复能力很弱。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采挖,加之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致使天山雪莲野生资源急速锐减,濒临灭绝。在我国其它雪莲产区如西藏、青海等地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由于雪莲生长受环境、气候等多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能够实现人工栽培,目前市场流通雪莲原药材完全依靠野生资源供给。

因此,雪莲的人工栽培繁育与规范化生产,成为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栽培雪莲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

基地选择:选择海拔1800米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15摄氏度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坡作为栽培地,要求地面坡度小于15°。

摆放伴生基质:以厚度为大于10cm、长大于45cm、高大于30cm的水泥板或者直径大于30cm的卵石或石块为伴生基质,将伴生基质环形或条形排放,条形排放时,方向与风向保持大于60度~垂直,伴生基质之间的行距为30~50cm,以利于通风和接受光照,伴生基质下部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为15~20cm,将伴生基质周围泥土踏实。

播种:4月~5月气温稳定后,当土壤湿度为60%~70%时,即可整地播种,先将伴生基质附近土壤整松耙平,然后将雪莲种子点播在伴生基质附近5cm以内的土壤中,每块伴生基质周围点播2~3穴;每穴3~5粒种子,播深1cm~1.5cm。

管理过程如下:

定苗:当雪莲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每穴保留一颗健壮幼苗。

锄草:雪莲生长期常伴有非常接近野生杂草,因此仿生栽培不需要将全部杂草除去,只需将其生长较快,较大的杂草拔除即可,以防影响雪莲幼苗生长发育。

灌溉:苗期适当蹲苗25~35天后,视苗情浇头水,自上向下坡浇灌,水不宜过大,可采取漫灌、喷灌或滴灌等方式,以后根据天气及苗情15~20天灌溉一次。

本发明通过人工栽培,可以实现雪莲的大区域栽培,由于采用高仿生栽培模式,所栽培的雪莲与原生或野生材质非常接近,因此可以作为原生或野生材质的替代品,为医药市场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药物资源,对保护雪莲野生资源,维护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平面布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平面布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平面布局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水泥板,2为种穴,3为卵石或石块,箭头方向所指为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平面布局的示意图。

选择海拔1800米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15摄氏度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坡作为栽培地,要求地面坡度小于15°。

以厚度为大于10cm、长大于45cm、高大于30cm的水泥板为伴生基质,将伴生基质条形排放,方向与风向保持大于60度~垂直,伴生基质之间的行距为30~50cm,以利于通风和接受光照,伴生基质下部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为15~20cm,将伴生基质周围泥土踏实。

4月~5月气温稳定后,当土壤湿度为60%~70%时,即可整地播种,先将伴生基质附近土壤整松耙平,然后将雪莲种子点播在伴生基质附近5cm以内的土壤中,每块伴生基质周围点播2~3穴;每穴3~5粒种子,播深1cm~1.5cm。

当雪莲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每穴保留一颗健壮幼苗。

雪莲生长期常伴有非常接近野生杂草,因此仿生栽培不需要将全部杂草除去,只需将其生长较快,较大的杂草拔除即可,以防影响雪莲幼苗生长发育。

苗期适当蹲苗25~35天后,采取喷灌方式,视苗情浇头水,水不宜过大,防止冲走泥土,以后根据天气及苗情15~20天灌溉一次,当土壤湿度低于60%时,即可进行灌溉。

当然也可采用漫灌方式自上向下坡浇灌,但此方式要严格掌握水式水不宜过大,以防止冲走泥土。

还可采取滴灌等方式,滴灌方式下要注意至少保证在每块伴生基质处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口。

 实施例2:参照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平面布局的示意图。

选择海拔1800米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15摄氏度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坡作为栽培地,要求地面坡度小于15°。

以直径大于30cm的卵石或石块为伴生基质,将伴生基质环形排放,条形排放时,方向与风向保持垂直,伴生基质之间的行距为30~50cm,以利于通风和接受光照,伴生基质下部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为15~20cm,将伴生基质周围泥土踏实。

4月~5月气温稳定后,当土壤湿度为60%~70%时,即可整地播种,先将伴生基质附近土壤整松耙平,然后将雪莲种子点播在伴生基质附近5cm以内的土壤中,每块伴生基质周围点播2~3穴;每穴3~5粒种子,播深1cm~1.5cm。

当雪莲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每穴保留一颗健壮幼苗。

雪莲生长期中,将生长较快,较大的杂草拔除即可,以防影响雪莲幼苗生长发育。

苗期适当蹲苗25~35天后,采取滴灌等方式,滴灌方式下要注意至少保证在每块伴生基质处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口,视苗情浇头水,以后根据天气及苗情15~20天灌溉一次。

当然也可采用漫灌方式自上向下坡浇灌,但此方式要严格掌握水式水不宜过大,以防止冲走泥土。

还可采取喷灌方式进行浇水,同样要掌握水势不宜过大,以防止冲走泥土。

一般情况下,当土壤湿度低于70%时,即可进行灌溉。

 实施例3: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平面布局的示意图。

选择海拔1900米、7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15摄氏度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坡作为栽培地,要求地面坡度小于15°。

以厚度为大于10cm、长大于45cm、高大于30cm的水泥板和直径大于30cm的卵石或石块混合为伴生基质,将伴生基质或环形或条形排放,条形排放时,方向与风向保持大于60度,伴生基质之间的行距为30~50cm,以利于通风和接受光照,伴生基质下部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为15~20cm,将伴生基质周围泥土踏实。

4月~5月气温稳定后,当土壤湿度为60%~70%时,即可整地播种,先将伴生基质附近土壤整松耙平,然后将雪莲种子点播在伴生基质附近5cm以内的土壤中,每块伴生基质周围点播2~3穴;每穴3~5粒种子,播深1cm~1.5cm。

当雪莲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每穴保留一颗健壮幼苗。

雪莲生长期中,将生长较快,较大的杂草拔除即可,以防影响雪莲幼苗生长发育。

苗期适当蹲苗25~35天后,采取喷灌方式,视苗情浇头水,水不宜过大,防止冲走泥土,以后根据天气及苗情15~20天灌溉一次。

当然也可采用漫灌方式自上向下坡浇灌,但此方式要严格掌握水式水不宜过大,以防止冲走泥土。

还可采取滴灌等方式,滴灌方式下要注意至少保证在每块伴生基质处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口。

一般情况下,当土壤湿度低于65%时,即可进行灌溉。

 实施例4:选择海拔2000米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15摄氏度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坡作为栽培地,要求地面坡度小于15°。

以厚度为大于10cm、长大于45cm、高大于30cm的水泥板为伴生基质,将伴生基质条形排放,条形排放时,方向与风向保持大于80度,伴生基质之间的行距为30~50cm,以利于通风和接受光照,伴生基质下部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为15~20cm,将伴生基质周围泥土踏实。

4月~5月气温稳定后,当土壤湿度为60%~70%时,即可整地播种,先将伴生基质附近土壤整松耙平,然后将雪莲种子点播在伴生基质附近5cm以内的土壤中,每块伴生基质周围点播2~3穴;每穴3~5粒种子,播深1cm~1.5cm。

当雪莲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每穴保留一颗健壮幼苗。

雪莲生长期中,将生长较快,较大的杂草拔除,以防影响雪莲幼苗生长发育。

苗期适当蹲苗25~35天后,采取喷灌方式,视苗情浇头水,水不宜过大,防止冲走泥土,以后根据天气及苗情15~20天灌溉一次。

当然也可采用漫灌方式自上向下坡浇灌,但此方式要严格掌握水式水不宜过大,以防止冲走泥土。

还可采取滴灌等方式,滴灌方式下要注意至少保证在每块伴生基质处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口。

一般情况下,当土壤湿度低于50%时,即可进行灌溉。

 实施例5:选择海拔2200米、7月份平均气温应低于15摄氏度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坡作为栽培地,要求地面坡度小于15°。

以直径大于30cm的卵石或石块为伴生基质,将伴生基质环形排放,伴生基质之间的行距为30~50cm,以利于通风和接受光照,伴生基质下部埋入土中,露出地面部分为15~20cm,将伴生基质周围泥土踏实。

4月~5月气温稳定后,当土壤湿度为60%~70%时,即可整地播种,先将伴生基质附近土壤整松耙平,然后将雪莲种子点播在伴生基质附近5cm以内的土壤中,每块伴生基质周围点播2~3穴;每穴3~5粒种子,播深1cm~1.5cm。

当雪莲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定苗,每穴保留一颗健壮幼苗。

雪莲生长期中,将生长较快,较大的杂草拔除,以防影响雪莲幼苗生长发育。

苗期适当蹲苗25~35天后,采取喷灌方式,视苗情浇头水,水不宜过大,防止冲走泥土,以后根据天气及苗情15~20天灌溉一次。

当然也可采用漫灌方式自上向下坡浇灌,但此方式要严格掌握水式水不宜过大,以防止冲走泥土。

还可采取滴灌等方式,滴灌方式下要注意至少保证在每块伴生基质处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口。

一般情况下,当土壤湿度低于55%时,即可进行灌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