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由以下组分按比例配制而成:密度400亿CFU/克的微绿球藻藻膏1200克、海洋红酵母7500亿CFU、沼泽红假单胞菌2000亿CFU、枯草芽抱杆菌4000亿CFU、醋酸菌1200亿CFU、双歧杆菌8000亿CFU、放线菌400亿CFU、乳酸菌1050亿CFU、硝化细菌1500亿CFU、沸石粉100克、维生素B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397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海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15149.4

  • 发明设计人 殷旭旺;刘钢;于丽娜;

    申请日2012-12-05

  • 分类号A23K1/18;A23K1/14;A23K1/16;A23K1/175;

  • 代理机构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闪红霞

  •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2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04: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K1/18 授权公告日:20140716 终止日期:20151205 申请日:201212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16

    授权

    授权

  • 2013-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18 申请日:2012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动物用饵料,尤其是一种即可完全满足海洋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改善养殖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环境、提高个体免疫力及存活率,同时可降解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净化养殖水环境的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工厂化养殖贝类、棘皮动物、鱼、虾和蟹类等海洋动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海洋微藻(硅藻、绿藻、金藻等),如作为滤食性的贝类、棘皮动物的直接饵料,作为鱼、虾和蟹类所食用的浮游动物的饵料。然而,海洋微藻的培养周期较长,从一级培养到四级培养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而且对培养条件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培养水体的大面积污染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同时,海洋微藻的培养液含有大量的藻类此生代谢产物,不经任何处理就连同微藻投喂,对于苗种来说具有很高的致毒性。海洋微藻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导致苗体营养不足、生长缓慢和抗病力下降等,以致苗体产量下降,给育苗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有的育苗单位采用细菌、酵母和微颗粒人工配合饲料替代海洋微藻,但是这些替代食物营养价值较低,在水体中保形性差,影响海洋动物食用,而且还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当高养殖密度、高投饵量时,常导致养殖水环境氨氮超标、水质恶化,进而引发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苗种产量和质量。尽管通过投放红霉素、链霉素、头孢等抗生素药物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爆发,但高水平的药物残留存在着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比例配制而成:密度400亿个细胞/克的微绿球藻藻膏1200克、海洋红酵母7500亿CFU、沼泽红假单胞菌2000亿CFU、枯草芽抱杆菌4000亿CFU、醋酸菌1200亿CFU、双歧杆菌8000亿CFU、放线菌400亿CFU、乳酸菌1050亿CFU、硝化细菌1500亿CFU、沸石粉100克、维生素B1750毫克、维生素B127.5毫克、维生素C12500毫克、维生素H50毫克,煮沸海水200毫升。

一种上述的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a. 将微绿球藻与培养液分离,并浓缩至密度为400亿个细胞/克的微绿球藻藻膏,将藻膏置于紫外灯下照射6小时;

b. 将计算量的微绿球藻藻膏、海洋红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沸石粉、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H及煮沸海水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

本发明选用易于高密度培养且收集便利、反复冻融后不分解保形性较好、蛋白质和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海水微绿球藻(一种单细胞微藻)作为主要原料,以可改善养殖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环境,同时降解水环境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提高水环境质量的益生菌为辅助成分,同时还选用富含铝硅酸盐及微量元素的沸石粉及多种类型的维生素作为添加剂,用盐度15ppt的清洁消毒海水对原料、辅料及添加剂进行混合,塑形成海洋活性生物复合饵料膏状体。各组分相互作用,可完全满足海洋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改善养殖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环境、提高个体免疫力及存活率,同时可降解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净化养殖水环境。可作为贝类、棘皮动物和浮游动物的植物性活体饵料,为海产经济动物扇贝、蛤、鲍、海参、海胆的亲体促熟和幼体培育以及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饵料的种群繁殖提供清洁、稳定、可靠和优质的食物资源,减少抗生素用量,杜绝药物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a. 借助管式分离机,将微绿球藻与培养液分离并浓缩至密度为400亿个细胞/克的微绿球藻藻膏,藻膏置于紫外灯下照射6小时,以杀灭微绿球藻藻膏内混入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的活体和包囊;

b. 向搅拌机中加入以下成分:微绿球藻藻膏(400亿个细胞/克)1200克、海洋红酵母粉末(规格50亿CFU/克)150克、沼泽红假单胞菌粉末(规格50亿CFU/克)40克、枯草芽抱杆菌粉末(规格200亿CFU/克)20克、醋酸菌粉末(规格30亿CFU/克)40克、双歧杆菌粉末(规格200亿CFU/克)40克、放线菌粉末(规格10亿CFU/克)40克、乳酸菌粉末(规格30亿CFU/克)35克、硝化细菌粉末(规格30亿CFU/克)50克、沸石粉(规格200目)100克、维生素B1(规格50毫克/毫升)15毫升、维生素B12(规格0.5毫克/毫升)15毫升、维生素C(规格500毫克/片)25片、维生素H(规格5毫克/片)10片,煮沸海水(盐度为15ppt)200毫升,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装入磨具塑形,并置于- 18 ℃冷冻保存。

所制得的海洋动物用活性生物复合饵料,由以下组分按比例配制而成:密度400亿个细胞/克的微绿球藻藻膏1200克、海洋红酵母7500亿CFU、沼泽红假单胞菌2000亿CFU、枯草芽抱杆菌4000亿CFU、醋酸菌1200亿CFU、双歧杆菌8000亿CFU、放线菌400亿CFU、乳酸菌1050亿CFU、硝化细菌1500亿CFU、沸石粉100克、维生素B1750毫克、维生素B127.5毫克、维生素C12500毫克、维生素H50毫克,煮沸海水200毫升。

使用时于常温化冻,置于孔径30~60微米的筛绢网内,均匀揉搓入海水中,泼洒投喂。

原料来源:

原料名称规格来源微绿球藻400亿个细胞/克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红酵母粉末50亿CFU/克沧州市方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沼泽红假单胞菌粉末50亿CFU/克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枯草芽抱杆菌粉末200亿CFU/克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醋酸菌粉末30亿CFU/克陕西时代酿造科技有限公司双歧杆菌粉末200亿CFU/克领欣网赢(北京)科贸有限公司 放线菌粉末10亿CFU/克山东金利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乳酸菌粉末30亿CFU/克领欣网赢(北京)科贸有限公司硝化细菌粉末30亿CFU/克沧州市方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沸石粉、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H均为市场上公开销售的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如下:

(1)海参幼体(体长1.2~1.6厘米)培育时期,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与市售三种海参配合饲料对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体氨氮含量0.010~0.017 毫克/升,市售海参配合饲料的水体氨氮含量达到0.97~1.83 毫克/升,水体氨氮含量下降90%~95%;投喂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体亚硝酸氮为0.0011~0.0023毫克/升,市售海参配合饲料的水体亚硝酸氮含量达0.42~0.71毫克/升,水体亚硝酸氮含量下降超过95%。培养30天后,投喂本发明实施例的海参幼体存活率为87.5%,增重率为237%;市售配合饲料的海参幼体存活率仅为43.1%,增重率为75%,本发明实施例对海参幼体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2)褶皱臂尾轮虫高密度培养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与工厂化培养的小球藻、盐藻和等边金藻应用对比:投喂发明实施例时,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培养密度可达3000~5000只/毫升,而投喂活体海洋微藻种群密度仅达50~70只/毫升,轮虫培养效率比活体海洋微藻高出60~100倍。投喂本发明实施例的褶皱臂尾轮虫蛋白质含量为48.5%,DHA为1.2%,EPA为13.8%,投喂海洋微藻的轮虫蛋白质含量35.7~49.2%,DHA为0.78~1.77%,EPA为6.87~11.8%,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培养的轮虫营养物质含量等同于活体海洋微藻培养的轮虫。

(3)虾夷扇贝幼体培育时期,本发明实施例与工厂化培养的小球藻、盐藻、等边金藻和角毛藻的混合藻液应用对比:投喂本发明实施例12天后,虾夷扇贝幼体的附着变态率为91.3%,30天后稚贝壳长120~125毫米,育苗水体总氮含量为0.13毫克/升,总磷含量为0.07毫克/升;投喂单胞藻培养液(微藻未经过浓缩处理),投喂本发明实施例12天后,虾夷扇贝幼体的附着变态率为68.9%,30天后稚贝壳长55~75毫米,育苗水体总氮含量为1.44毫克/升,总磷含量为0.88毫克/升。与常规海洋微藻相比,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时,虾夷扇贝幼体的变态率显著提高,个体生长速度增加近1倍;此外,有效控制了投喂海洋微藻而随藻液带入育苗水环境中的氮、磷含量,水环境质量明显好于投喂海洋微藻混合液的实验组。

(4)海参幼体(体长1.2~1.6厘米)培育时期,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与市售三种微生态制剂对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海参幼体培育水体氨氮含量0.013~0.022 毫克/升,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水体氨氮含量为0.17~0.23 毫克/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体氨氮含量比应用市售微生态制剂下降近10倍。亚硝酸氮含量,投喂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体为0.0019~0.0033毫克/升,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水体亚硝酸氮含量为0.009~0.011毫克/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体亚硝酸氮含量下降比应用市售微生态制剂下降近5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