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放射学实践 >基于CT增强3D打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和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附2例报道)
【24h】

基于CT增强3D打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和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附2例报道)

机译:基于CT增强3D打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和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附2例报道)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评估基于对比增强CT数据能否将复杂主动脉瘤(AA)和主动脉夹层(AD)的解剖结构再现为3D打印模型.方法:对2例主动脉疾病患者的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生成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3D打印模型.测量模型成型过程中5个解剖标志处的管腔直径差异.对于主动脉夹层,另外测量主动脉峡部及膈肌水平的真、假腔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基于增强CT扫描数据,采用热塑材料聚乳酸(PLA)运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成的3D打印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复杂主动脉病变的结构和病理解剖学细节.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在3D打印前、后对比增强CT图像上测得的血管横径的平均差异分别为1.1和1.3mm,标准差均为0.5mm.且对于AD模型,3D打印模型和原始CTA图像之间真假腔内径平均横径的差异为0.7mm.结论:3D打印模型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解剖细节的再现有较高价值.但是血管直径仍存在较高的标准差,表明3D打印模型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机译:目的:评估基于对比增强CT数据能否将复杂主动脉瘤(AA)和主动脉夹层(AD)的解剖结构再现为3D打印模型.方法:对2例主动脉疾病患者的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生成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3D打印模型.测量模型成型过程中5个解剖标志处的管腔直径差异.对于主动脉夹层,另外测量主动脉峡部及膈肌水平的真、假腔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基于增强CT扫描数据,采用热塑材料聚乳酸(PLA)运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成的3D打印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复杂主动脉病变的结构和病理解剖学细节.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在3D打印前、后对比增强CT图像上测得的血管横径的平均差异分别为1.1和1.3mm,标准差均为0.5mm.且对于AD模型,3D打印模型和原始CTA图像之间真假腔内径平均横径的差异为0.7mm.结论:3D打印模型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解剖细节的再现有较高价值.但是血管直径仍存在较高的标准差,表明3D打印模型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