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早期胃癌腹腔镜近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附132例临床分析)
【24h】

早期胃癌腹腔镜近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附132例临床分析)

机译:早期胃癌腹腔镜近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附132例临床分析)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近端胃癌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手术风险及对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施行近端胃切除的1 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按照消化道重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食管残胃吻合组、空肠间置组和管状胃成形术组,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以及远期临床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6、1 2个月白蛋白的变化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食管残胃吻合组、空肠间置组和管状胃成形术组的病例数分别为70,28,34例.3组患者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食管残胃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65± 38)min明显短于其他两组,空肠间置组为(200±43)min,管状胃成形术组为(185±41)min;术中出血量管状胃成形术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3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返流症状,其中食管残胃吻合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其他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肺部感染等,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体质量减轻情况,管状胃成形术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其术后血清白蛋白计量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空肠间置术患者术后食管返流症状明显减轻,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且术后体质量及营养恢复优于其他组患者.空肠间置术为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较好选择.
机译:目的:比较分析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近端胃癌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手术风险及对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施行近端胃切除的1 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按照消化道重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食管残胃吻合组、空肠间置组和管状胃成形术组,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以及远期临床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6、1 2个月白蛋白的变化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食管残胃吻合组、空肠间置组和管状胃成形术组的病例数分别为70,28,34例.3组患者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食管残胃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65± 38)min明显短于其他两组,空肠间置组为(200±43)min,管状胃成形术组为(185±41)min;术中出血量管状胃成形术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3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返流症状,其中食管残胃吻合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其他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肺部感染等,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体质量减轻情况,管状胃成形术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其术后血清白蛋白计量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空肠间置术患者术后食管返流症状明显减轻,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且术后体质量及营养恢复优于其他组患者.空肠间置术为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较好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