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医药导报 >《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24h】

《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机译:《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医药导报》杂志系国家科委批准的医药专业期刊,每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设有“专家论药”“药物讲座”“药物研究”“药物与临床”“新药介绍”“综述”“老药新用”“药事管理”“GMP.GSP专栏”“作者.编者.读者”并定期组编药物专辑等。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1 投稿手续  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或多投。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务必缮写清楚。部队及工矿企业单位请在文末注明详细地址,以便联系。多作者的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校对时不再改动。稿件请直接寄本刊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2 来稿处理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在审修、印刷期间未经本杂志社同意不能改投他刊。凡退修稿寄回编辑部时,在修回稿右上角注明稿件编号和“修回稿”字样。文稿经审阅后若不采用,退给作者。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我刊实际,3个月内若未接到编辑部通知可自行转投他刊。作者查询稿件请注明稿件编号。录用的稿件酌收版面费,文章刊出后,给论文的每位作者赠送当期杂志1份,并酌致稿酬。3 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突出报道医药。要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论述文、综述一般不超过3 000字,其他文章宜2 000字左右。来稿请用方格纸打印或方格纸书写,外文符号请在其下方用铅笔注明语种和正斜体,勿寄复印件。打印稿和软盘(请用方正软件或文本文件)一并投稿更受欢迎。欢迎通过电子信箱投稿,E-mail:y198203@public.wh.hb.cn。完稿后,应自请1或2名同行专家修改润色。投寄稿件时,请寄审稿费10元。4 文稿撰写的格式及要求4.1 文题 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用副题,尽量避免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尽可能不用缩略语。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专家论药,药物与临床,药物专辑稿件须附英文题目和作者名拼音,题目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大写,其余小写,中英文内容应保持一致并附英文摘要、关键词和作者单位英文,一并置于[中图分类号]下面一行。4.2 摘要与关键词 ①摘要 凡超过2 000字的研究性论文,请附150~300字的结构式摘要四要素: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方法(Method):简要说明课题的基本设计、材料与方法,如何分组,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如何取得数据。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四要素要求言简意赅,以第三人称书写,不用“本文”“我们”“作者”等主语词。②关键词 2~5个,请采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主题词,MeSH词表中无该词的可使用自由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4.3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根据《中国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本刊从2001年起,在关键词之后标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①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4版)。②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标引。具体格式为[中图分类号]R9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81(2001)01-0023-02。4.4 表和图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正文、表、图中的数据不得重复。统计表另纸绘出附稿件中,以便审阅。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序号。本刊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务必核实,纵横之和一致。小数点后最少保持一位。表中需要说明的问题依次用*1,*2,*3表示,置于表的下方,加“注:……”,如“注:组间比较*1P<0.01,*2P<0.05。”图的坐标要设计准确,刻度均匀,坐标轴上有数值,不用箭头。并请用绘图笔、硫酸纸绘制,曲线应均匀圆滑,图面清洁,图中数字和符号应用打字机打印植入,纵横坐标应同时有量及单位,例如t/min.统计学处理结果用P>0.05(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显著)三档表示。4.5 药物名称与医学名词 ①药物名称 中文药名以《中国药典》(2000年版)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工出版社,1997年)为准,药名尽量与国际通用名称一致。国外新药名称用“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eity name 即 INN)”,中文句中外文药名的首字母一律用小写(商品名字母用大写)。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尽可能不用商品名。不常见的药名首次出现时请注明英文名。②医学名词 应注意全稿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5年),医学名词不可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中出现该名词≥3次者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4.6 计量单位 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的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表示。符号和单位的写法,请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以及李家福主编《医药卫生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年)。例如,浓度单位mol*L-1不应写成M,血压单位符号为mmHg,在首次出现时注明1 mmHg=0.133 kPa置于括号内,其他压力单位则用kPa,热量单位符号为J(1 cal=4.18 J)。4.7 数字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及约数)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版次、卷次、页数、部队番号、仪器型号、标准号用阿拉伯数字,但不用三位分节法。例如第2766页,84602部队,HP-3000计算机,国家标准GB1312-4800等。②以下情况用汉字:用数字作词来构成定型的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如二倍体、十二指肠、二氧化碳、第一军医大学第一医院,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以表示概数(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加顿号)如三四米等;古籍的版次、卷次、页码也用汉字;不定数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患者”“这是一种免疫反应”“无一例死亡”“星期一”。③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例如增加1倍,减少1/4或减少25%。④数值的修约执行国家标准(GB3101-93)附录B规定,口诀为“4舍6入5看齐,奇进偶舍”。⑤参数与偏差值范围;五至十写5~10;3×103~8×103或(3~8)×103但不能写成3~8×103。百分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 mg不必写成1.5 mg~3.6 mg。偏差范围:(25±1) mg*kg-1不能写成25±1 mg*kg-1。相乘的长度均加长度符号,如烧伤面积3 cm×4 cm。⑥正文内并列的阿拉伯数字(包括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各数字间用逗号,不用顿号。数字的单位相同的,在最后一个数字后加单位,余均不写单位。例如“5,6,7,8 h”“图1,2”“5和6 kg”。4.8 国际代号与缩写 ①a、d、h、min、s等是时间的计量单位符号,如2年为2 a,4天为4 d,3小时为3 h,2分钟为2 min,1秒为1 s。但星期(周)、月、岁不是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仍按习惯用语如2周,6个月,4岁。②国际代号不可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和无统计学意义的叙述语句中,如“每天不要写成每d”。③在一个组合单位代号内不得有一条以上的斜线,例如5 mg/kg/d)应写成5 mg*kg-1*d-1或5 mg/(kg*d)。④常用医学术语在给药方法中可用缩写: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脑室注射(icv),动脉注射(ia),静脉注射(iv),口服(po),灌胃(ig),饭前(ac),饭后(pc),每天(qd),每晚(qn),每天4次(qid),每天3次(tid),每天2次(bid)。4.9 讨论 重点阐述本文新的发现及得出的结果与观点,勿作文献综述,不要重复在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本文目的与研究结果,并可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联系,理由充足时,可恰如其分地提出设想和建议。“本文结果与文献[4]结果相符”应写成“本文结果与文献[4]结果相符。4.10 其他 文章的前言中如出现“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国内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国内文献报道”。若内容为某药物的疗效观察或药物不良反应个别案例,应注明药品生产厂名及批号。综述稿件不要只做文献摘抄,其内容要有自己的观点。5 参考文献  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主要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如“张 明等[1,2~6]报道”。参考文献以近期(外文近5年内,中文近3年内)公开出版的期刊、书籍为主;内部刊物或待发表文献均不列入。“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置于方括号内,所列文献顶格写,序号加方括号。5.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5.2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5.2.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2.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高美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J].医药导报,2000,19(2):99-102.[4]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5.2.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5]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5.2.4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6]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2.5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5.2.6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8]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6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根据GB 2808-81的规定,本刊收稿日期的标准采用《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在年与月之间,月与日之间用半字距连字符作为分隔符号,置于文题左下方,并用短线与正文分开。如“[收稿日期] 2000-08-01 [修回日期] 2000-08-15”。7 基金论文  若论文为基金论文则在该文的第一页文题右上角用*标注,并在文题左下方注明“本课题××基金资助(基金编号××××)”置于[收
机译:None

著录项

  • 来源
    《医药导报》 |2001年第001期|4-5|共2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