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江学术》 >“看”的文学革命·“听”的文学革命——1920年代中国的听觉媒介与“国语”实验

“看”的文学革命·“听”的文学革命——1920年代中国的听觉媒介与“国语”实验

         

摘要

现代中国文学的确立离不开“现代汉语”语言的确立,而语言的确立又不单涉及为“看”而生成的“书面语”形态的问题.学界对于晚清民初中国的“文学革新”的研究中,“听”的文学革命一直是一个几乎被完全忽略的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说在推进中国现代性的过程中,文学发挥了难以估量的核心功能的话,那么,以“听觉”作为媒介的文学传播就应当成为构成这一历史进程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而且,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人们对文学所传达的“现代”意识的接受,事实上更多的不只是“看”,而主要是借助于“听”.据此而言,仅以“看”的文字文献为基础书写出来的文学史不能算是完整的文学史;忽略了“听觉”媒介在现代性演进过程中的巨大功能,也无法真正透视和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实际境况及其本质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