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藏畜牧兽医》 >整治生态环境 改善生产条件——牧业大开发的思考

整治生态环境 改善生产条件——牧业大开发的思考

         

摘要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分布着14个县(市)、183个乡(镇)、58.34万人口,土地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这里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明显,光山秃岭普遍,沙岩裸露,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全面降低草地荒漠化年复一年的加剧,特别是干旱、洪水、泥石流、大雪、大风等多发性自然灾害,已成为经济可持奔小康的重要制约因素。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为目的,以水、林、牧、农、环保五条途径设置的20个子项目57个建设工程为载体,对现有资源进行投资,力图把未来潜在危机降到最低程度,营造畜牧业有效开发和农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治理“三化”草原,完善草原灌溉、防抗灾、防疫设施,实行草原季节性畜牧业,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增加产草量,提高防抗灾和补饲能力,增加草原畜产品产出能力;调整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优化饲草(料)结构并广泛布设饲料加工网络,增加产量;突出发展农区、城郊畜牧业,努力提高饲草和畜禽良种化程度,加快粮食及副产品和饲草转化畜产品步伐,增加优势畜产品常年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开拓市场,增加产品种类;衣托地、县城市和小城镇,认真选项科学论证,积极发展畜产品初深加工业,从生产、加工、销售多层次、多环节受益;围绕区域名牌优势,开发优质特色的绿色畜产品,做好包装、储藏、保鲜,参与区内外市场竞争;坚持“名、优、特、新、稀”工作方针,开展珍稀野生动植物养殖、栽培、融科研、观赏、开发、培训、示范于一体,增值增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