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社会科学》 >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

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

         

摘要

“父亲”形象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文化符码化的“父亲”转化为潜在想象,对文学中“父亲”的形象塑造产生影响;而文学塑造一方面突出、强化了关于“父亲”的文化想象,另一方面又不断将时代语境中的新文化因子注入“父亲”想象,衍生不同的意义元素.文学文本于此参与着文化符码的演化、积淀过程.启蒙语境下的创作为“老国愚民”式的父亲形象在原有的文化内涵上增添了“非现代”的、“反进化”的否定性元素;革命文学中“父”“子”形象的对应或“父子兵”的模式,同样具有特定的文化符码意味;而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对父亲形象或神圣化或颠覆、解构等,也无不映现着历史流动中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的互动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