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医药》 >股骨开髓点外移对合并股骨外侧弓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

股骨开髓点外移对合并股骨外侧弓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

         

摘要

cqvip:目的研究在合并股骨外侧弓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外移股骨开髓位置对术后影像学及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院关节外科的合并股骨侧弓角超过3°的膝关节炎患者40例(60膝),均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28膝未做股骨开髓位置的调整为标准位置开髓组(常规组),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32膝股骨开髓位置较常规组水平外移5 mm,为开髓位置外移组(设计组)。2组股骨截骨均采用髓内定位的方法,以固定6°作为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比较2组手术情况、影像学及术后1年临床疗效的差异;影像学评价包括股骨外弓角、术前髋膝踝角、股骨外翻角、术后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胫骨假体角、髌股关节对合角等,临床疗效评估包括术前、术后1年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和Feller髌骨评分等。分别以180°±3°、90°±2°、90°±2°、≤10°作为术后下肢力线、股骨假体位置、胫骨假体位置和髌股关节对合优良的标准。结果2组手术均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膝关节假体,无1例发生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或止点断裂,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时2组均未发生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2组手术时间、股骨外弓角、术前髋膝踝角、股骨外翻角、术后胫骨假体角、术后胫骨假体优良率、髌股关节对合优良率、术前WOMAC指数、KSS临床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及术后1年WOMAC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设计组术后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髌股对合角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下肢力线和股骨假体位置的优良率以及术后1年KSS临床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中重度股骨外侧弓畸形的TKA病例,合理外移股骨开髓的位置,可以改善下肢力线、假体位置及髌股对合关系,短期随访临床效果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