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台湾研究集刊》 >悲剧与救赎的神话——论张晓风戏剧作品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悲剧与救赎的神话——论张晓风戏剧作品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

正一、悲剧的诞生张晓风的舞台剧创作始于1971年,她以颂扬基督救世精神的《画爱》跻身剧坛,紧接着又以摒弃世俗人生,追求理想天国的《第五墙》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以后,在张晓凤迄今所发表的多种作品中,人们不仅清楚地看到了一个为这个世界的苦难而忧心忡忡的神的身影,而且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个迷恋于剧场的剧作家感人至深的救世情怀.的确,从《画爱》到《位子》这部封笔之作,张晓凤一直是从基督教的认知视角和经验背景出发来观照现实人生,力图将她乃至于整个人类所遭遇到的现世问题置于那种交织着天国诗意光辉和人间悲苦情调的戏剧冲突中来加以体察、关怀和解决.正是这种写作态度和剧场实践,使得张晓凤的作品以一种独特而浓厚的宗教气息在台湾当代剧坛独树一帜.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清楚地感到,在张晓风实际上并不太长的舞台剧创作过程中,写于1972年的《武陵人》实际上是她创作的一个转捩.在这之前创作的两个剧本:《画爱》和《第五墙》不仅其写作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实验与尝试的痕迹,而且它们所体现的人生经验与宗教意识,也有一未及定型的神秘主义倾向.在《第五墙》这部作品中,作者实际上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宗教精神日益淡薄、神圣信仰日渐式微的时代中,人生空虚、意义沉落、生命暗淡无光的现世图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