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系统医学》 >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133两种亚型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133两种亚型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133两种亚型分子(CD133-1、CD133-2)在初次诊断和治疗1个月后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流式细胞术对2017年1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50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初诊时、治疗1个月时的CD133-1、CD133-2两个单个核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也检测治疗1个月后患儿的微量残留病(MRD)相关变化情况。结果在初诊时,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50例中,CD133-1表达为阳性的有19例(38.00%),CD133-2表达为阳性的的有31例(62.00%),P<0.05);治疗1个月后,25例患儿中,CD133-1表达为阳性有3例(12.00%),CD133-2表达为阳性有22例(88.00%),P<0.05)。经化疗治疗后,B-ALL患儿的CD133-1表达的例数明显减少,但比正常的常规组高;而CD133-2表达的例数有降低,但降低速度较为缓慢。结论初诊时,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CD133的表达同患儿的年龄、性别、异常的细胞遗传学、FAB亚型、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基因融合表达、完全缓解率、白血病危险等级等因素无显著的相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CD133-2阳性表达比CD133-1表达高,CD133表达同CD34的表达没有相关性,CD133-2表达同与微量残留病具有显著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