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

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

         

摘要

[目的]小麦株高决定了种植密度和抗倒性,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背景的遗传群体材料验证前期发现的2个株高QTL位点,Qph.cib-5A和Qph.cibb-7A,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5-2016、2016-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和四川什邡,F2群体于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获得表型数据.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反应、35K和90K芯片分别对2个F2群体,川麦42×川麦39重组自交系和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株系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结果]在F2群体中,Qph.cib-SA和Qph.cibb-7A能显著增加株高7.75%和6.19%;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Qph.cib-5A能增加株高(4.2%~10%)、穗长(4%~9.1%)和千粒重(2.5%~4.5%),而不影响穗粒数.Qph.cibb-7A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穗长的前提下增加株高(3.3%~6.1%)和千粒重(2.5%-4%).此外,当同时聚合Qph.cib-5A和Qph.cibb-7A时对株高(7.4%~13.1%)和千粒重(4.7%~7.5%)的效应更加显著.[结论]本研究证实Qph.cib-5A和Qph.cibb-7A对株高调控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对千粒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该研究的结果以及开发的标记可应用于小麦育种和小麦调控株高遗传机制的解析.

著录项

  •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第3期|476-483|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成都610066;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成都610066;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2.1.1;
  • 关键词

    小麦; 数量性状位点; 产量; Rht; KASP;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