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戏剧》 >明末戏曲评点主体的历史嬗变

明末戏曲评点主体的历史嬗变

         

摘要

明代末期(泰昌、天启、崇祯),戏曲评点主体实现了从“名公”评点到文人评点的动态调整。此时书坊或沿用万历年间的成熟品牌,或发掘资源塑造新“名公”,打造了20多部冠以“名公”的戏曲评本。这些评本陈陈相因,杂抄堆砌,其市场竞争力、读者吸引力与日递减,曾经名噪一时的“名公”评点走向式微。在“名公”评点体系崩溃之际,文人群体竞相参评,推动了戏曲评点的全面发展。他们把文人旨趣、理论思考、理性精神等置入评点,完成了戏曲评点格局的重建,中国戏曲评点得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