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档案》 >明清时期的七宝棉纺业

明清时期的七宝棉纺业

         

摘要

<正> 七宝棉花种植业萌蘖于元代。黄道婆所在乌泥泾与七宝毗邻,同属华葶,棉纺技术率先传至七宝,再加之七宝”地土瘠贫,列在荒区,又为旱地,大熟所种,花居大半,盖次之,种稻者十不得一”,而“回家收获输官偿租外,未卒岁而室已空”,因而镇民”俗务纺织,其衣食全赖以出”(浦溪小志)。至明初,七宝棉纺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明人赵太质《题七宝镇》一诗中,已有“采桑归静女,抱布专蚩氓”句。七宝吕克孝,系明万历丁酉解元曾作《田家月令》12首,其七为“七月松江风渐凉棉花雪白稻花香,街头点火收官布,只说机稍要放长。”

著录项

  • 来源
    《上海档案》 |1987年第5期|43-43|共1页
  • 作者

    金九牛;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