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

目的 观察S-烯丙基巯基半胱氨酸(SAMC)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MCF-7细胞悬液接种于BALB/C雌性裸鼠右侧腋下近上肢处成瘤,制作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SAMC组、高剂量SAMC组、紫杉醇组.对照组给予Nacl注射液,低剂量SAMC组给予150 mg/kg的SAMC,高剂量SAMC组给予300 mg/kg的SAMC,紫杉醇组给予10 mg/kg的紫杉醇.每周腹腔注射给药3次,共给药3周.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裸鼠,取移植瘤组织称重,计算各组肿瘤抑瘤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Caspase-3蛋白.结果 低剂量SAMC组、高剂量SAMC组、紫杉醇组瘤重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SAMC组肿瘤抑制率高于低剂量SAMC组(P<0.05),但与紫杉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HE染色见低剂量SAMC组、高剂量SAMC组、紫杉醇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坏死,三组坏死面积和程度依次增大.对照组、低剂量SAMC组、高剂量SAMC组、紫杉醇组肿瘤组织中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VEGF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 SAMC可抑制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VEGF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