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CEA、IL-17、PIC水平变化及意义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CEA、IL-17、PIC水平变化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IL-17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DLBCL患者103例(DLBCL组),同期选择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LBCL组采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行全身影像学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估,将103例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44例,化疗无效组59例。分别于对照组健康体检时、DLBCL组化疗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PI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清CEA、IL-17、PIC水平及联合检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LBCL组血清CEA、PIC水平高,血清IL-17水平低(P均0.05)。与化疗有效组比较,化疗无效组血清CEA、PIC水平高,IL-17水平低(P均<0.05)。血清CEA、IL-17、PIC及三者联合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0.757、0.684、0.830。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DLBCL患者血清CEA、PIC水平升高,血清IL-17水平降低;三者水平变化与结外侵犯部位数目、IPI评分、临床分期有关,且联合检测可预测DLBCL患者化疗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