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求索》 >'家国同构'还是'家国异构'?——早期中国至商鞅变法时代家国体制的变迁

'家国同构'还是'家国异构'?——早期中国至商鞅变法时代家国体制的变迁

         

摘要

以往学界认为的古代中国"家国同构"不完全符合史实.中国早期国家的成长过程虽然缠绕着血缘关系纽带和氏族组织,但并不是由家庭、氏族自然发展而来,最终是武力造就了国家.西周勉强可以说是"家国同构".姬周统治者意图型塑"家国同构"的"血缘宗法王国",但在"天命在德"与"天子失德"、"权力亲情化"与"亲情松弛"、"宗族实体化"与"宗族离心"、"宗族管辖"与"法律地方化"等内在张力的作用下,"家国同构"在实践中迅速遭遇困境,最终演变为"家国解体".战国时商鞅推行"分户"政策,进一步裂解了"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之后韩非等法家诸子在理论上对"家国同构"进行"双重否定",由此证明"家国异构"之成立.虽然儒教的影响造成了公域与私域、国家与家庭的不当混淆,秦汉以降的中国大体上还是"家国异构",并非"家国同构"."家国异构"对古代中国的"国家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