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缓坡及其构造背景——以中国南方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扬子碳酸盐缓坡为例

缓坡及其构造背景——以中国南方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扬子碳酸盐缓坡为例

         

摘要

引言自Ahr(1973)提出第一个碳酸盐缓坡模式以来,沉积学家通过对现代或古代地层沉积相分析,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各种类型的现代或古代的碳酸盐缓坡(Read,1980,1985,1989;Ahr,1989;Grotzinger,1989;Bechstadt,1989;Wright,1986;Gawthorpe,1986)。尽管这些缓坡各自都具有与陆架碳酸盐台地截然不同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在沉积学上都各具特色,特别是它们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构造背景(如热沉降、前陆负荷绕曲或海平面上升)下开始生长发育的。我国南方早古生代初期扬子碳酸盐缓坡具有浅水缓坡带宽广,具远岸加积障壁;深水缓坡具加积碳酸盐建隆等特征。它是继晚前寒武纪我国南方大陆裂谷作用之后,扬子陆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