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从尼玛地区地质新资料看中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

从尼玛地区地质新资料看中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

         

摘要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缘存在一套中、晚侏罗世稳定浅海碎屑岩沉积,属残余海盆地沉积,表明尼玛地区的俯冲消减机制在中侏罗世以后已结束.结合带南侧三叠系确哈拉群为一套半深水-深水沉积,是陆架边缘沉积序列,代表结合带打开之初的较早期沉积.确哈拉群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中侏罗世钙碱性岛弧火山岩系,是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在早侏罗世向南俯冲对应的滞后弧火山岩.在结合带南侧80~100km范围内分布着一条东西长超过100km的中晚侏罗世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带,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向南俯冲碰撞作用的后碰撞阶段产物.综合认为,尼玛地区中特提斯洋是在三叠纪打开、中侏罗世以前向南俯冲闭合的.结合区域上该结合带闭合时间有早有晚、俯冲方向有南有北的事实,提出中特提斯是一个具有众多互不相通的、时代早晚各不相同的小洋盆共同组成的多岛洋,其间存在许多大小不一、运动方向和性质各不相同的地体.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造山(造陆)机制是解释中特提斯洋发展演化诸多问题的理想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