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氮密调控对两个冬小麦品种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氮密调控对两个冬小麦品种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品种、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豫东南黏壤潮土区冬小麦碳氮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区冬小麦适宜的氮密调控处理组合,以期为该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2020年连续2个冬小麦生长季,在豫东南黏壤潮土区设置品种(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品种,鑫华麦818;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品种,百农207)、施氮量(N0,0;N240,240 kg·hm-2;N360,360 kg·hm-2)和种植密度(M1,225万株/hm2;M2,375万株/hm2;M3,525万株/hm2)三因素裂裂区试验,重点分析三因子处理下冬小麦碳代谢(可溶性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氮代谢(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差异.[结果]品种、氮肥、密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冬小麦的碳氮代谢,氮肥是影响2个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主控调节因子.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碳氮代谢的影响因生育时期、品种而异.总体来看,氮密调控对2个品种碳代谢的调控优势主要在灌浆后期,对氮代谢的调控优势主要在灌浆中期,灌浆中后期M2N240处理的碳氮代谢指标参数值较最小处理组合平均增幅达358.28%.碳氮代谢平衡对不同分蘖成穗特性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生育后期,这可能是鑫华麦818整体产量高于百农207的主要生理原因.两年度试验均以M2N240处理下的产量较高,较产量最低的M1N0处理提高96.49%.[结论]综合考虑品种、氮肥、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平衡及产量的影响,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2个冬小麦品种碳氮代谢的调控优势主要在灌浆中后期,M2N240处理可作为豫东南黏壤潮土区适宜的氮密调控组合.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4070-4083|共14页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46;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45004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碳氮代谢;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