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与葡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分析各处理葡萄果皮、果肉、种子及葡萄酒中的总氮、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除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外,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果皮、果肉及种子中的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中不同部位总氮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差异,种子中总氮含量最高,占葡萄果实总氮含量的41.6%,果肉与果皮分别占总氮含量的33.9%及24.5%;葡萄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占总氮含量的46.0%,种子、果肉及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总含量的50.9%、33.9%及15.2%;葡萄酒中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果实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处理使其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葡萄果实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5.9%-56.9%,其次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6.4%-24.2%.行间生草使葡萄酒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升高,其中高羊茅处理最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处理,这两种生草处理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葡萄酒中的氨基酸,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90.11%-92.45%.[结论]行间生草使葡萄果实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但总体提高了葡萄与葡萄酒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10年第19期|4045-4052|共8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葡萄; 葡萄酒; 含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