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经济与管理评论》 >城镇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两个制度发育案例的比较分析

城镇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两个制度发育案例的比较分析

         

摘要

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公共品博弈中,合作如何发生,维持合作的制度如何发育,是靠外部主体(政府)干预还是群体内部自我治理(自发的集体行动),其效率高低是否可比?选取了两个跨时空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案例进行比较制度分析:1970年代土耳其阿兰亚渔场渔民经十余年的内部自发协商后形成一套运转良好的制度安排,解决了渔业资源利用冲突;大约40年后的中国深圳市民中心广场,政府部门引入半官方社会组织出面协调,采取划定区域、抽签派号的分配模式并投入人力监督执行,收效颇好。从局部知识利用、个体与制度互动的角度比较分析这一"殊途同归"背后隐藏的是治理制度发育发生机制的差异。这也再次印证了Ostrom提出的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多元化、多中心治道,资源可以清楚地界定以及资源的使用规则要适应当地的条件,才是行之有效的公共管理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