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防护行为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防护行为研究

         

摘要

口罩作为阻隔病毒传染的物理方式之一,其能阻断病原体经飞沫传播,同时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佩戴口罩对于公众防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风险和维持人体基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的行为模式特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分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的行为特征,并探讨不同潜在风险人群佩戴口罩行为模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在99%以上,显著高于非疫情期间的口罩佩戴率(16.05%),其中,医务人员以及与人群广泛接触群体的口罩佩戴率最高(100%).②居民以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及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种模式为主,占31种口罩佩戴模式的60%以上.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职业人群、不同所属人群以及不同疫情地区人群佩戴口罩的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的更换频次多为累计使用时长4 h更换一次和累计使用时长24 h更换一次.⑤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随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分布特征和管控措施存在差异,但居民佩戴口罩行为均表现良好,其中居住地不存在疑似病例的人群比居住地存在疑似病例的人群的口罩佩戴率更高,说明人群佩戴口罩行为与疫情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佩戴口罩这一防护行为总体执行较好.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第7期|1649-1658|共10页
  •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市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33;
  •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佩戴口罩; 行为模式; 环境暴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