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海社会科学》 >“钟摆论”与文学的“因革递嬗之迹”——中国文学史叙述中的一种批判性进化观

“钟摆论”与文学的“因革递嬗之迹”——中国文学史叙述中的一种批判性进化观

         

摘要

“钟摆论”是在对线性进化论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从晚清到五四若干人文主义者的文学史叙述中.晚清之时,章太炎在对新世纪派的批驳之中,提出了“俱分进化”的观点,而王国维则首次将钟摆论移用于文学史叙述,提出了优美、壮美两种风格交替呈现的文学发展形态;五四时期,周作人与胡先辅同时对胡适线性进化文学史观提出质疑,而吴宓与胡怀琛则通过文学史叙事的具体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文学发展中的钟摆规律.钟摆论被运用于文学史叙述,是对当时流行的矢量进化观的修正与补充.两种进化话语的对峙与对话,客观上丰富了现代文学史观的内涵,构成了新文学发展历史观的复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