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海社会科学》 >'生命抒怀'与'身份想象'——论中国现代传记体小说的叙述修辞

'生命抒怀'与'身份想象'——论中国现代传记体小说的叙述修辞

         

摘要

传记与中国现代小说发生真正意义上的互渗融合始于五四时期.此一时期的传记体小说在叙事上较少受制于现实的束缚,更多地倾向于诗意想象与生命抒怀,传主的"情绪性"通常遮蔽了传记的"历史感",凸显了对于现实生存的形而上的诗意化诉求.到了20世纪30年代,现代传记体小说在文体特征上被赋予了别样的色彩,在社会历史的坐标系上以审美形式诠释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身份"书写,它不仅仅是自我发展的生命确证,而且更是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效性选择问题,意味着对特定时空里的承诺、责任和义务的担当,从而确立书写主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这种合乎某种"价值观"的身份想象图景便是30年代传记体小说的主要叙述修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