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哲学进展》 >拜物教与人性的物化——基于《资本论》第一卷

拜物教与人性的物化——基于《资本论》第一卷

         

摘要

拜物教概念的核心内涵是“遮蔽”,而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指向三个层次: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他指出,商品、货币、资本在交换和流通的过程中会被不自觉地赋予某些神秘的性质,由此,商品、货币、资本在社会流通中的地位被抬高,从而受到“崇拜”,导致社会各个层面的物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也会被物化。但是马克思与以往传统人性论不同的是,马克思是在劳动的社会性与异化劳动的层面来看待人性的物化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