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探索》 >空间正义:从宏观结构到日常生活——兼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主体性建构

空间正义:从宏观结构到日常生活——兼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主体性建构

         

摘要

后罗尔斯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空间正义应该超越分配正义的表面争辩,重在培育一种空间意识,保持对空间生产过程中的排斥、统治与压迫的批判性,并激发社会行动以抵制根植于空间系统中的非正义现象.这种结构视角研究的缺陷在于空间范畴主体维度的相对缺失或内隐.从主体性与日常生活微观视角出发,社会主义空间正义就是要体现空间生产实践与正义尺度的统一,凸现空间生产的持续发展与主体的终极价值关怀,即空间生产与主体的日常生活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