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业科学》 >骆驼刺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

骆驼刺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

         

摘要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一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ii.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骆驼刺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22%、15%和14%,叶片厚度减小1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潜水埋深由4.5m增加到11.0 m时,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分别增加14%、15%、17%、32%和21%,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升高14%、24%和9%,比叶面积减小1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可为策勒绿洲—过渡带中自然生长的骆驼刺的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Here we report our study of the responses of leaf morphology,pigment content,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A.sparsifolia shrubs growing in soils where the groundwater table is found at 2.5,4.5 or 11.0 m deep into the soil profile,in a natural arid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4.5 m groundwater table depth,leaf area,specific leaf area,and chlorophyll (Chl) b were 22%,15% and 14% greater than at 2.5 m groundwater table depth,respectively;whereas,leaf thickness was 18% thinner.Additionally,leaf area,leaf thickness,Chl a,Chl b,Chl (a+b),maximum fluorescence yield (Fm),potential activity of PSⅡ (Fv/Fo),and 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 (Fv/Fm) at 11.0 m groundwater table depth were greater by 14%,15%,17%,32%,21%,14%,24% and 9%,respectively,relative to 4.5 m depth to the groundwater table;whereas,specific leaf area was 12% smaller.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sound theoretical basis to better protect and restore A.sparsifolia in the Cele oasis-desert transitional zone in northwest China.

著录项

  • 来源
    《草业科学》 |2018年第3期|606-613|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 关键词

    绿洲—荒漠过渡带; 潜水埋深; 叶面积; 比叶面积; 叶绿素; 最大荧光;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