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药物与临床》 >HPLC-DAD法测定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

HPLC-DAD法测定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DAD法测定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根、茎、叶)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为金粟兰科药用植物狭叶金粟兰的质量控制和资源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按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0~9 min,12% ~20%A;9~15 min,20% ~25%A;15~25 min,25% ~35%A;25~45 min,35% ~45%A;45~60 min,45% ~20 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分别在6.1447~36.868μg/ml(r=0.9994)、0.2787~1.6720μg/ml(r=0.9991)和0.9047~5.4280μg/ml(r=0.9992)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6%(RSD=1.49%)、99.32%(RSD=1.35%)、99.67%(RSD=1.61%).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次序为:根>茎>叶.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现性高,可为狭叶金粟兰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均含有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但其含量差异较大,其根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含量最高,在临床使用和资源开发时可以予以区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