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药物与临床》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BPH)致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127例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坦索罗辛组76例,单独应用坦索罗辛0.2mg/d治疗2周;联合治疗组51例,应用坦索罗辛0.2mg/d+索利那新5mg/d,治疗2周.记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OAB症状评分(OABSS),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坦索罗辛组IPSS为14.5±4.7、11.5±3.6(P >0.05),Qmax为12.5±3.4、17.3±6.4(P <0.05),OABSS为8.4±1.8、7.3±1.6(P>0.05),PSA为(4.1±2.1)、(4.1±3.4) ng/mL(P>0.05),仅Qmax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IPSS为15.1±4.1、7.7±3.9(P <0.05),Qmax为11.8±4.5、17.4±5.5(P <0.05),OABSS为8.3±1.5、5.4 ±2.1 (P <0.05),PSA为(4.1±3.6)、(4.2 ±4.1)ng/mL(P>0.05),除PSA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IPSS、OABSS低于坦索罗辛组(P<0.05).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坦索罗辛组、联合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 vs.30.0%,P>0.05).结论 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能明显缓解BPH导致男性下尿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