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松辽盆地北部地下水热对流及油气聚集模型

松辽盆地北部地下水热对流及油气聚集模型

         

摘要

松辽盆地北部与油气有关的地下水活动可分为沉积水运动和渗入水-初生水对流运动两个阶段.地下水矿化度在盆地边缘地区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加,中间地区则出现了低→高→低的现象,中央地区随埋深增大地下水矿化度递减.该区地下水矿化度的"倒转"分布规律是因地下水的热对流运动而形成的.根据盆地地下水热对流地质模型建立的油气聚集模型可将油气聚集场所分为3大类:盆地边缘为地下水流动急剧变化区,地下水所携带的油气在有利的圈闭中聚集成藏(C类);盆地中间为由流线Ⅲ-Ⅲ′限制的"死循环"区,流体不与外界发生交替,具有好的油气保存条件(B类);盆地中央区上部为地下水的区域排泄区,利于油气聚集(A2类),中央区下部为两个流动系统交汇区,易形成油气聚集(A1类),此处亦为无机成因气藏的可能分布区.这3类油气藏(A、B、C类)分属不同的油气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