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资本论》中“剩余价值”概念多重界定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启示

《资本论》中“剩余价值”概念多重界定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启示

         

摘要

剩余价值概念是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作为《资本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马克思对它有着明确定义,我们不会对其产生歧义。但是,剩余价值又有多副"面孔",具有多重内涵,这些内涵并非孤立存在,相互之间紧密关联,如原预付货币之上的增殖额、劳动力价值的增殖额、产品价值超过生产要素价值总的余额、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剩余价值概念所做的多重界定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这构成其内在逻辑。在这一逻辑之下,有关剩余价值概念的论述也不断由抽象的规定回归到思维的具体。这一过程从思想整体上完整展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处理人民至上与资本利用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