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党的生活(黑龙江)》 >也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也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摘要

cqvip:'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出自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这句话原指人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由于自然规律超出人的意志、不可改变,具有绝对性,所以'顺之'、'逆之'的结果很明显。后来,人们常常把这句话用到人类的活动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便具有了相对性。例如,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踏入他国国境的时候,他国人是否属于'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答案是肯定的。那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