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外英语》 >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视角下《甄嬛传》人名翻译的研究

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视角下《甄嬛传》人名翻译的研究

         

摘要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文化载体,隐含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说《甄嬛传》中人物繁多,关系错综复杂,人物姓名极具鲜明个性。由于名字体现了特定文化语境里的文化内容,因此准确传达其精髓尤为重要。目前《甄嬛传》仅有一个译本,即Empresses in the Palace,该剧已在美国付费网站Netflix上线。在Empresses in the Palace中,人名全部使用了音译法,将人名仅作为代号进行处理。使译本缺乏应有的文化特性。鉴于此,该研究拟从翻译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出发,为此问题寻求出路。翻译的审美主体(TAS),也就是翻译者,时常受制于原语的可译性限度以及双语的文化差异。如何发挥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可译性的掣肘降低,使审美再现,是译者所要追求的目标。在此目标下,本研究以《甄嬛传》为例,探究人名英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