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方学刊》 >中国历史语境中的“贤能政治”

中国历史语境中的“贤能政治”

         

摘要

<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让政治能够惠及天下所有人,这一直是儒家的政治理想。有趣的是,中国历史上每次出现呼唤要倚重"贤能"来治理国家之时,并不是政治发展最为顺利的时候,反而是朝政需要政治活力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各种原因统治阶层出现固化,使得统治机构无法良好运行,才出现这种诉求。任何选拔制度,无论是推举还是考试,都不可避免由于人性的弱点无法公正地持续为政治体制提供相应的人才。每当政治陷入活力丧失、生机匮乏之时,当政治做不到"天下为公"之时,就会催生出以"选贤与能"为初衷的新的选拔制度。贝淡宁的《贤能政治》一书也是在相似的背景下产生的,西方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并不总能做出符合政治智慧的选择。如何能够让具有美德和能力的人在其所适合的职位参与政治,做出更有政治智慧的决策,这是贤能政治所要解决的问题。受到此书的影响,2019年3月16—17日,哈佛大学全球研究院(HarvardGlobalInstitute)在上海主办了"比较历史学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