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渔业》 >大鹏湾和大亚湾锥状斯氏藻赤潮的监测与讨论

大鹏湾和大亚湾锥状斯氏藻赤潮的监测与讨论

         

摘要

2010年7月8月.广东省深圳大鹏湾和惠州大亚湾近岸海域先后暴发了赤潮事件。赤潮主要集中在惠州大亚湾澳头渔港海域、东升至坝光网箱养殖区和深圳大鹏湾盐田渔港至南澳附近海域。赤潮带呈带状或片状分布,宽均约3公里左右,长4-7公里不等。赤潮带海水颜色从浅到深依次为砖红色、红褐色和褐色,若船只驶在赤潮带上,船尾浪花会散发出耀眼红色。澳头渔港海域的赤潮带由于靠近渔港。赤潮带上漂浮着死鱼和白色泡沫,并伴有浓烈腥臭味。8月18日赤潮开始消退,赤潮带海水颜色逐渐变浅,同时产生絮状物和泡沫。8月25日,海水颜色基本恢复正常。赤潮在发展和消亡期间均未对当地海洋相关产业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