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高考(高三语文)》 >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由一道古诗鉴赏题所引发的思考

立足文本,寻求细节上的感动——由一道古诗鉴赏题所引发的思考

         

摘要

2012年淮安市第三次市统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古诗词鉴赏题.原诗如下: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 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在批改的过程中,这一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比较低,而失分点也很集中,这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第1题"‘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这一问中,很多考生都把"阳关"误答为"边关"、"玉门关",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读过"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就是指"边关".的确,阳关有"边关"之义,但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将这—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硬行挂钩,以致走向片面.其实,如果我们结合本诗的具体内容,就不会出现这一偏颇的答案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