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北京市1992~2000年婴儿及胎婴儿死亡率的监测与干预研究

北京市1992~2000年婴儿及胎婴儿死亡率的监测与干预研究

         

摘要

目的 监测北京市婴儿及胎婴儿死亡的变化趋势 ,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婴儿及胎婴儿死亡率 (FIMR)。方法 对 1992~ 2 0 0 0年出生的 5 90 833名北京市活产婴儿以及同期死亡的 5 85 6名婴儿和 10 499名死胎死产儿的监测资料以动态数列的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分阶段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通过分阶段干预 ,婴儿死亡率 (IMR)从 1992年的 12 42‰降至 2 0 0 0年的 6 84‰ ,下降幅度为48% ;胎婴儿死亡率从 19 43‰降至 15 79‰ ,下降幅度为 19%。农村的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通过干预 ,肺炎从婴儿的第 1位死因降为第 4位 ,而先天性心脏病上升为第 1位死因。结论 各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的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尤其是在降低婴儿可避免死亡方面。胎婴儿死亡率能从另一个角度更全面地反映妇幼保健水平 ,所以在监测婴儿死亡率的同时应关注胎婴儿死亡率。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影响婴儿生存的一个重要疾病 ,因此现阶段应开展从孕期到婴儿期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监测和干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