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音乐》 >音乐轮廓理论的原理透视及应用剖析

音乐轮廓理论的原理透视及应用剖析

         

摘要

音乐文本中的多种核心参数(元素)随音乐的呈示与发展逻辑呈现出动态运行的特征,且作为一般意义下音乐材料内部的有机成分,这些参数在材料的运行程序中也形成了对应的运动轨迹(轮廓形态)。20世纪70年代,音乐学家查尔斯·R.亚当斯(Charles R.Adams)在其“旋律轮廓分析研究”中先行提出了以截段方式获取分析对象并以集合与类群理论为分析机制对旋律轮廓进行量化分析的策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伊丽莎白·沃斯特·马文(Elizabeth West Marvin)、保罗·A.拉普拉德(Pual A.Laprade)、罗伯特·D.莫利斯(Robert D.Morris)以及迈克尔·L.弗雷德曼(Michael L.Friedmann)等多位音乐理论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这种轮廓分析方法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学界一般将其称为“轮廓理论”(contour theory)。通过透视其原理、探析其多维度应用方式并尝试完善其应用策略中的不足,以期客观解读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一般音乐参数的轮廓分析机制并尝试提升该理论在文本分析应用中的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