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自我解脱的四个层面——解读《归去来兮辞》

自我解脱的四个层面——解读《归去来兮辞》

         

摘要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意趣,让文人雅士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从29岁起“投来去学仕”,到41岁毅然决然地辞去彭泽县令,五度出仕,五度归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