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对机械取栓术前评估及治疗效果的意义研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对机械取栓术前评估及治疗效果的意义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对机械取栓术前评估和预判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9月进行机械取栓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26例,按照TOAST分型标准,纳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60例、心源性栓塞型(CE)36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致病危险因素、责任血管闭塞部位、脑侧支循环、手术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的差异.结果:LAA组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脑梗死病史占比均高于CE组,CE组的心脏病占比高于L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责任血管多位于颈内动脉(46.67%),其次为大脑中动脉(38.33%)及大脑前动脉(15.00%),而CE组更多见于大脑中动脉(61.11%)及大脑前动脉(1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侧支循环良好率为70.00%,高于CE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7,P<0.001).LAA组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 NIHSS评分及3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术前TOAST分型,有助于预先评估侧支循环、预测手术效果,尤其对围时间窗的AIS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