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肉类研究》 >基于16S rRNA的徽派腊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基于16S rRNA的徽派腊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摘要

为探究徽派腊肉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加工阶段的徽派腊肉中微生物16S rRNA进行V_(3)~V_(4)区测序,比较不同加工阶段(鲜肉、腌制中期、腌制结束、成熟中期、成熟结束)腊肉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5个加工阶段分别获得80155、80116、80174、80114、80174条有效序列;在门分类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相对丰度较高;在属分类水平上,鲜肉、腌制中期和腌制结束的腊肉中主要优势菌为乳球菌(Lactococc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成熟中期和成熟结束的腊肉中主要优势菌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盐弧菌(Salinivibrio)和放线菌(Actinomycetes)。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徽派腊肉不同加工阶段存在明显差异。

著录项

  • 来源
    《肉类研究》 |2021年第3期|P.1-7|共7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 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 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009;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 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肉制品;
  • 关键词

    徽派腊肉; 高通量测序; 发酵; 微生物群落; 细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